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23年第4期
编号:17142
如何基于二十四节气开展幼儿教学活动
http://www.100md.com 2023年6月21日 2023年第4期
     周曙萍

    二十四节气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教师要积极弘扬这一文化,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教师要努力挖掘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幼儿教育资源,尝试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中心,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他们学会因时而食,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一、亲近自然,丰富经验,学会保护自然

    二十四节气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贴近幼儿生活,能引发幼儿的兴趣,其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的敬畏与尊重自然的情怀。芒种表示麦粒接近饱满,有待成熟,预示丰收;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冬至是北半球白昼最短的一天;大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一年四季中蕴含着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值得我们去仔细探究。春天,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找春天”“做春卷”等活动;冬天,可以开展“测温度”“堆雪人”等活动。这些活动中包含了健康、社会、语言、艺术、科学等五大领域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引发幼儿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促使他们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教师可以借助课堂教学、游戏活动、实践活动、视频展示等方式,带领幼儿亲近自然,让他们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教师要顺应幼儿的天性,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亲自然活动,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亲近自然,投入自然的怀抱。

    教师可以以二十四节气为教学内容,引领幼儿接触自然,促使幼儿对周围环境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为幼儿与自然之间建立一条联系的纽带,以物候变化、自然现象为指引,让幼儿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在不同的时段观察不同的内容。比如,在雨水节气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收集有关雨的资料,带领幼儿感受阴雨绵绵、万物生长,观察下雨的天空,聆听下雨的声音。教师要多开展一些有趣的习俗活动,如“春分竖蛋”“清明踏春”,这能促进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让他们的情感受到熏陶,并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幼儿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聆听、抚摸、品尝等多渠道、多途径、多感官的体验去获得美好的感受。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冬至来了”主题活动,先提出问题,让幼儿说说“最近的天气有什么变化”“我们的着装有什么不同”“结合绘本《冬至节》和自己的经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4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