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23年第14期
编号:114868
幼儿科学活动的设计、实施与指导
http://www.100md.com 2023年10月27日 幸福家庭 2023年第14期
     顾静

    科学活动是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有效路径,它是指幼儿运用自身的感官,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形式去探索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运用科学思维去发现科学知识和科学道理。良好的科学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建立科学概念、掌握科学技能、形成科学精神和提升科学素养。好的科学活动应当是富有情境的活动,是符合“活教育”理念的活动。本文基于“活教育”理念和情境教育理念,探讨了幼儿科学活动的设计、实施与指导方法。

    一、立足幼儿心理设计科学活动

    “活教育”是陈鹤琴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他提出:“书本主义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我们要活的教育,教材是活的,方法是活的,课本也是活的。”幼儿科学活动设计应当以幼儿为中心,立足幼儿的心理,激发幼儿的活力。

    (一)探究性活动,激发好奇心

    幼儿对陌生、新奇的事物和现象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好奇是一种学习动力,是科学学习的起点。幼儿一旦对某种事物和现象产生好奇心,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聚焦,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从而主动探索其中的奥秘。在设计科学活动时,教师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对科学内容和活动任务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性科学活动,将问题融入情境中,用疑问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合作性活动,唤醒合群心

    幼儿喜欢与同伴玩耍,这是因为他们具有合群心理。合群是一种与他人一起合作的倾向,是参与合作学习的基础。合群心理可以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互动,让幼儿进行合作探究,提高探究效率。合作性科学活动一般难度较大,流程比较复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合作可以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进行深入探究。在科学教育中,教师应多设计一些合作性科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以提高教学效率。

    (三)生活性内容,构建“活教材”

    陶行知先生反对教“死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