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忧虑:一种对幸福的“反常”心理状态
积极情绪,幸福感,跨文化,1引言,2幸福忧虑的跨文化研究证据,1不同文化对于幸福的重视程度不同,2不同文化对于幸福的态度不同,3幸福忧虑的操作化与测量,1Gilbert等人的幸福忧虑量表,2Joshanloo的幸福忧虑量
徐皓洋 张永红(1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重庆 400715)
(2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
大笑会唤醒悲伤。(Laughing loudly wakes up sadness.)
——伊朗谚语
1 引言
Seligman &Csikszentmihalyi(2000)开创的积极心理学被认为是一门“有关幸福和人类优势的科学”,在国内外积极心理学领域中,关于“幸福”的研究热度也在持续攀升(孙彩云等,2020)。其原因在于,幸福是个体最常见且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积极情绪,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想要追求的东西。然而在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我们不禁会反思关于人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即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获得幸福都会带来积极的结果吗?所有人都乐于追求幸福吗?答案似乎并不是肯定的。
近年来,Joshanloo与其团队考察了世界上多个不同国家、宗教和文化中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态度,他们发现,在一些文化中人们对幸福持有消极、回避的看法,认为幸福会带来负面后果(Joshanloo,2013)。为此他们首先通过整理有关“幸福厌恶”现象的相关事实或研究证据(Joshanloo &Weijers,2013),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操作性定义和量表编制建构了“幸福忧虑”(Fear of Happiness)这一心理状态变量(Joshanloo,2013),即指个人因担忧“体验、表达和追求幸福”所带来的负面后果而心存对幸福的消极心理状态,并以不同的理由避免与幸福之间产生关系(Joshanloo,2013;Joshanloo &Weijers,2013)。
幸福忧虑受到来自个体心理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既具有跨文化性,同时也不乏普遍性。而在当下人们普遍面临社会生活压力和精神愉悦追求难以平衡的社会背景下,探讨并进一步深化有关幸福忧虑这一看似“反常”的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反思意义。本文围绕幸福忧虑这一主题,系统综述有关幸福忧虑的跨文化证据、操作化(测量)、理论观点、事实性原因、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等相关研究成果,最后探讨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
2 幸福忧虑的跨文化研究证据
2.1 不同文化对于幸福的重视程度不同
许多学者认为,个人主义文化比集体主义文化更强调个人幸福,无法获得幸福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可能会被视为一个人最大的失败经历之一。在西方很多关于幸福的研究都基于“幸福是个人应该追求并负责去实现的东西”这样的假设(Joshanloo,201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99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