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 20141
编号:13700314
中医古籍电子教材的开发(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日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41
     2.1 电子教材的特点

    知识记录在一定载体上形成文献,文献是知识存储、传递的介质。存储载体和记录技术的进步会带来知识传递、交流方式的变革。历史上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带来的数字化阅读是知识传递方式的又一次变革。电子教材便是这种新技术在教育领域延伸的产物。韩国2007年开始投入20亿美元推行电子教材的试点研究,预计到2015年全面推广电子教材;日本教育部2010年投入10亿日元用于10所小学开展电子教材试验研究;2011年,我国第一次将“电子书包研发工程”列入“十二五”重大工程项目。电子教材可以向师生提供大量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并有效应用网络资源。电子教材不仅可以作为课本,而且可以成为学生的整合型学习工具,是课本与多种教辅书、参考书融合的产物。电子教材节省纸张,能源消耗低,其成本将逐渐下降并低于印刷本教材[5]。在中医学领域引入电子教材,将会带来中医药知识学习、交流的变革。

    2.2 中医古籍电子教材的设计

    中医古籍电子教材面临保真的问题,即客观地反映古籍原貌,力求不遗漏古医籍的任何信息。要保证教材内容可靠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