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 20145
编号:13661054
近代上海中西医汇通运动的发展及其意义(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45
     摘要:上海是我国近代中西医汇通思想的起源地之一,也是汇通医家的荟萃之地。社会变革、新文化思想以及海派文化的熏陶等为近代上海中西医汇通的兴起提供了背景和条件。在一百余年的时间里,上海的中西医汇通大致经历了蕴育期、发轫期、成熟期和充实期四个阶段,显现出医家云集、旗帜鲜明、思想创新、勇于实践等特点。通过汇通医家的不断认识、思辨、争论、实践的过程,提出“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成为思想共识。同时,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西医结合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学术思想和人才储备。

    关键词:近代;上海;中西医汇通;海派中医;背景;评价

    中西医汇通运动在整个近代曾是我国医学界中的一股新兴思潮和重要的革新推动力量,充实并发展了近代中医学的内涵,为中医学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中医向现代化发展有了切入点,对我国中医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也形成了中西汇通学派。

    上海是我国中西医汇通之滥觞,是早期汇通思想的起源地之一,又是我国近代中西医汇通医家集中之地。在整个近代,上海曾是中医和西方医学两股学术力量都相当强盛的地方,汇集了大批中医和西医的人才,从而为近代中西医汇通思潮的滋生、发展和演绎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平台。
, http://www.100md.com
    1、中西医汇通在上海兴起的背景与条件

    中西医汇通的产生是在我国近代发生巨大变革的文化大背景下出现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而大量涌入我国,东西方文化之间出现了猛烈地碰撞,国弱政衰,中国知识分子纷纷寻找强国振兴的道路,而“师夷以强国”成为当时比较主流的观点。一些名人提出中医属于落后腐朽的文化部分,应该淘汰,由西医取而代之,而更多的人则意识到,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不应简单排斥中医,而应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中,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一个民族失去了自主性,决不能采取他族的文明,而只有为他族征服而已”。

    近代中国是东西方文化猛烈碰撞交流的时期,上海又是我国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流的桥头堡。这就给中西医学汇通在上海的发展带来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机遇。

    鸦片战争后,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化的策源地,一直走在对外开放的最前列,充任了中国近代文明最新潮、最完备的试验场。早在十九世纪前,上海就显现出了中西汇通的思想,如明代的徐光启、清代的王宏翰等都由于信教等原因,接触到西方文明和科学技术,并加以引进和吸收。还有一些外来的医家在上海接触了西医和西方文化,启迪了汇通思想,如刘仲衡编著《中西汇参铜人图说》等。
, 百拇医药
    近代以降,中西医学发生了位置转换,中医的优势开始受到威胁,而西医逐渐取代中医占据了上海医坛的首要位置,成为主流医学。一些教会医士来到上海后,很快开始建立西式医院和诊所,兴办西医教育,翻译出版西医书刊,通过洋行和药房销售西药。1844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开设第一家西式医院,称为中国医院(后改名仁济医馆)。1896年圣约翰书院医学部的开办,标志着上海近代西医教育的开始。与此同时,西医社团与西医刊物也不断增加。相形之下,中医的发展则举步维艰,与西医形成了巨大反差,或被逐渐压缩于城厢一隅,或散落在僻野乡村。中西医学的现状对中医界无疑是一个强烈的刺激。中医界的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他们大量接触、学习西医,并进行比较,提出“熔铸中外,保存国粹,交换知识”,希望以西医的先进之处“改良”中医的落后。

    近代中西医汇通的兴起还有思想方面的因素。清末民初,国弱民哀,知识分子追求革新强国,进行反思。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出现的洋务运动,提出“中体西用”的汇通思想,这股思潮也影响到中医界,则有了中西医汇通。辛亥革命后,新文化思潮逐渐兴起,各种新的思想十分活跃,对中国旧传统和旧体制提出质疑,打起“破旧立新”的旗帜。特别是“五四”运动,出现了科学、民主救国的思想。这一思想反映在当时中医学领域,则表现为“中医科学化”的思潮。
, 百拇医药
    从哲学的角度看,近代中西医汇通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的思想,汇通家希望通过传统医学和新兴科学的碰撞和交融,汇合、融合两种医学体系,达到“发皇古义,融汇新知”的和谐发展,形成“冶新旧于一炉的新医学”。

    除了社会因素、思想因素外,地域文化的熏陶也是重要条件之一。海派中医是整个海派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西学东渐后,古代经典与近现代科学文化碰撞交融所产生的海派文化,显现出开放、多元、包容、创新的精神文化特质,海派文学、绘画、戏曲、服装、建筑这些文化元素对海派中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并赋予了近代上海中医的海派特性和内涵。

    2、近代上海中西医汇通发展的过程

    近代上海的中西医汇通运动从清末(1840年)至1949年的百余年中,大体可以分4个发展阶段:20世纪前的蕴育阶段、20世纪初的发轫阶段、二三十年代的成熟阶段和四十年代前后的充实阶段。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中西医汇通思想从少数医家的个体观点,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思潮,一股不可阻挡的滚滚洪流,并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
, 百拇医药
    2.1 蕴育期(清末至1903年)

    这一阶段的特征主要有两个,一是西方医学开始大量进入我国。随着上海开埠,懂医的西洋教士来到上海,开医院,办学校,还大量翻译西医书籍,传播西学知识。如英国人合信1857年从广州到上海后创办医院,临证之暇从事译书事业,译有《全体新论》等4部医籍。据民国时期的《中华医学杂志》介绍,“至十九世纪末,由西方旅华医士及华人编译的西医书籍约有60余种,以合信、嘉约翰以及华人尹端模等出版最多。”二是中医医家白发地接受西学,通过接触、学习西方科学和医学知识,了解西医,并开始阐述汇通见解,著述立说。代表人如王宏翰、刘仲衡等。王宏翰著《医学原始》,刘仲衡著《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2.2 发轫期(1904-1916年)

    这一阶段以1904年周雪樵创刊《医学报》,组织医学研究会为标志。具有汇通思想的医家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建立社团,出版报刊,共同商讨中西医汇通的思想、理论、方法,并开展活动。中西医汇通思想已经不再是个别医家的著书立说,而是渐渐成为有组织的行动,成为一股潮流。此期间出现许多汇通思想家,如周雪樵、丁福保、李平书、汪惕予、张山雷、蔡小香、王问樵、何廉臣等,他们在“中西医汇通,改造中医”的旗帜下创办社团,出版刊物,制造舆论,开展讨论。这些具有汇通思想的学术团体包括医学研究会(1904年)、中国医学会(1905年)、医学世界社(1908年)、中西医学研究会(1910年)等;出版的刊物如《医学报》《医学公报》《医学世界》《中西医学报》《上海医报》等。, 百拇医药(毕丽娟 杨杏林 杨枝青 苏丽娜 张晶滢 肖芸 杨奕望 陆明)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