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 20164
编号:13624236
伪满中医文献旨要与特色探析(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1日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64
     3 伪满中医文献研究特色

    在日伪颁布各项出版政策严控东北人民文化思想的特殊时期,中日汉医为中医生存及传承做了艰苦奋斗和抗争,努力为中医争取了系列权益,民间所能流通的各种语言的医籍为后代医疗发展做了有力的支撑,为中医学术储备了一定数量的人才。这些伪满时期流通的医学文献,反映了时代特征及学术特征。

    3.1 日伪改造,西医重于中医

    和日本的汉医改造一样,日本将在本国行之有效的手段依样用于伪满洲国内。日本侵略者积极扶持西医,在大中城市设立较大、较完善的西医院,并从日本派来医生,使日本的西医西药大量涌入中国东北。1932年后,日伪又相继建立了伪省立医院、伪市立医院、伪县立医院、伪满洲赤十字病院、开拓团病院和伪军病院等,这些医院皆是西医医院。此外,伪满洲国还建立高等医学院校,培养西医人才,每年高、中等学校毕业生达数百人。到1940年,吉林省范围内大、中城市西医已经基本取代了中医,完全占据主导地位[5]。虽然公、私立医院有所增加,但就医者大部分是日本人、伪官吏、警察、豪绅等,平民百姓则由于生活贫困,药品昂贵,无钱就医,患病仍采用民间土方、验方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