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阅读疗法的起源与发展史略(2)
在宋代,阅读疗法的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王安石写有“文章旧所好,久已废吟哦。开编喜有得,一读疗沉菏”。陆游曾对一位头风患者说,“不必要求芎芷药,吾诗读罢自醒然”。北宋秦观在《淮海集》中介绍了自己病中看王维的《辋川图》而痊愈的经过。明代陈继儒认为“医俗病者,独有书耳”。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明确指出,读书得法,能收到祛疾养生的奇效。明代医家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诗书悦心……可以延年”。明清时期的李渔曾说,“陈琳之檄,枚乘之文,皆前人已试之药也”,他认为书可调节情志。清代王鸣盛“书能益神智,六籍皆膏”。吴师机《理瀹骈文》中载“七情之病也,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张潮在《书本草》中,仿照传统中药药性,对“四书、五经、诸史、诸集、释藏、道藏、小说”等古籍规定了性味、归经和主治等。“明清两代,随着历史文化背景的变迁,阅读疗法在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富有疗效、最有治疗价值的是文学作品中的小说名著,它们不仅造福当世,迄今也是慰藉心灵的良药”[2]161。历代不乏关于阅读疗法的论述。从正史、别史、野史到文学、艺术,从诗歌到戏曲都有大量的经典案例和评论。从医家到文学家、思想家和帝王将相都不同程度地涉猎过阅读疗法。有散论,也有专论,有虚构的,也有真实的记载。“移情易性、暗示、澄心静志、读经参禅等阅读治疗的医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7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