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 20192
编号:13556544
徐景藩运用含厚朴药对治疗脾胃病经验(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92
     吴磊通过小鼠实验得出结论,厚朴与枳实配伍后可促进小肠的推进作用[2]。临床上,慢性胃炎常兼食滞或兼痰湿,因胃腑和降失司,导致食滞、湿浊、痰饮等实证的存在,患者可见胃脘痞胀、嘈杂,食后饱胀,嗳气,大便不畅等。徐老常用厚朴、枳实药对,调畅胃肠气机。若患者兼有大便秘结或热结较重,可加大黄3~5 g;若热结津伤,燥屎难解,常加麦冬、玄参等,为增水行舟之法;若病程日久,脾胃气虚,肠道运化无力,可将枳实改为泻下之力较缓的枳壳,加白术、茯苓、陈皮健脾理气。另,徐老认为脾得温则运,治疗便秘时应酌情配伍温通之品,如肉苁蓉等[3]。

    此外,徐老在治疗胆囊结石时亦用此配伍排石。徐老认为,胆道疾病常因腑气不通引起,治疗时应注重通畅腑气。尤其是肝胆湿热证中常见大便秘结者,徐老常在此药对基础上加大黄5~10 g;若热结较重者,可予大黄粉,每日1~2 g,一日2次,以温水冲服[4]。

    1.3 厚朴-半夏

    中国古代将夏至节气(每年的6月底至7月初)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到了夏至的第三候,半夏开始生长。半夏喜阴,说明此时虽然仍是仲夏时节,阳气旺盛,却呈阳消阴长之态。半夏消痞散结、降逆止呕的功效,与其生长时节密不可分,正如清代《本草崇原》云:“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半夏生当夏半,白色味辛,禀阳明燥金之氣化。主治伤寒寒热者,辛以散之也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