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 20192
编号:13556548
当代川派中医及其分支学派概述(4)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92
     5 川派中医学术思想理论溯源分析

    川派中医学术思想理论主要有巴蜀易学指导、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汇通中医各分支学科及西医理论实践3种。

    5.1 巴蜀易学指导

    宋代程颐有“易学在蜀”之说,巴蜀易学独具特色,自成一系,因此对川派中医的理论指导也更具特色。例如,趺阳学派郑钦安为清末著名伤寒学家,著《医理真传》,力主医易汇通。清末民国初年著名经学家廖平,分别今古易学,又融汇医易、佛易,尝试以《内经》“五运六气”解《易》[16]。清代唐宗海亦将易理用于医学,著有《医易通说》《医易通论详解》等。

    5.2 临床实践经验总结

    典型的有李氏杵针、李氏医药兼擅流派、济川肛肠学派、王氏儿科等,重视从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和规律,提出了许多具有创见的专科理论,如郑氏骨科“望闻摸认”诊断体系,何氏骨科“骨肉系统”认识论,肖氏儿科“四着眼”“十三步”等。

    5.3 汇通中医各分支学科及西医理论实践

    积极利用现代科技研究中医药。川派中医一直注重寒温一体、针药一理等,取长补短,相互辅佐 ......
上一页1 2 3 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