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心源《脉学复古》脉学特色研究(2)
1.2 重视诊脉,贵在有根有根无根作为肾气旺盛与否的依据,历来受到医家的重视。有根脉即尺脉沉取充盈有力,累累不绝。有根脉提示肾气旺盛,精血充盈。《难经·十四难》指出,“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也。所以然者,譬如人之有尺,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3]58。《难经》中的尺脉是指寸口的尺脉,后人据此认为尺脉沉取有力即为有根脉。元、明、清时期的脉学专著如《诊家枢要》《诊家正眼》《脉说》等也均认同“脉贵有根”的观点。姚氏不仅将寸、关、尺部脉比拟为树枝、树干与树根,而且强调尺部作为“树根”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根者犹树之有根,根存则树叶虽枯,尚有向荣之日。故神于脉学者,在病危之时,必须诊脚上之脉也”[5]。只要树根在,枝叶就有繁茂的希望。尤其是遇到危重病时,必须要诊足部的脉,若只诊察双手腕部,即为诊无足重之脉。
1.3 提倡三部脉相比较
分辨脉象的形态,了解其病理性质,必须互参寸、关、尺三部脉象,施以浮、中、沉三步法才能实现[9]。姚氏重视三部比较,以区别脉势、九候,进而判断脉象的临床意义,提出“古法必于三部相为比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