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教授辨治慢性胃炎
李师,胃气,胃脘,1注重整体,2辨证施治,3“和”贯始终,4衷中参西
刘晓琳,陶智会,阙任烨,指导:李 勇(上海市中医院,上海 200071)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1],是消化科的常见病之一,属祖国医学之“胃痛”“胃痞”“嘈杂”等范畴[2]。吾师李勇教授业医20余年,尤擅治疗肝胆、脾胃疾病,对慢性胃炎的认识及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笔者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收获颇丰,今将吾师对慢性胃炎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 注重整体
慢性胃炎多由脾胃素虚、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洁)等多种因素引起[3]。影响了胃气的和降,导致气机失畅,从而引起胃脘痛、胃痞、反酸等症状。李师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本病虽病位在胃,却与脾、肝、心、肺、肾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1 胃与脾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脾胃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两者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
李师治疗慢性胃炎多脾胃同治,脾胃虚弱者,多用党参、白术、黄芪等健脾之剂;脾虚湿困者,加用砂仁、白豆蔻等健脾化湿之品。
1.2 胃与肝 肝体阴而用阳,其性疏泄条达,有赖于脾生化之气血以滋养才能刚柔相济,即“脾土荣木”。肝胃之间,木土相乘,肝气郁结,横逆犯胃。《素问·六元正记大论》谓:“木郁发之,民病胃脘当生满病”。
李师认为,现代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因肝气不舒致病者居多,且多数患者久病失治,易久郁化火而伤阴,故李师喜用香橼、佛手等理气而不伤阴之品疏肝;热象较重者,多喜加一味生栀子,取其清热泻火、除烦之意。
1.3 胃与心 心属火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