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4年第5期
编号:979021
从虚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29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
元气,三焦,1发病机制,2病因病机,3“扶元调脂”法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应用,4结语
     马菁蔓,王景泉

    (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北京 100079)

    从虚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

    马菁蔓,王景泉

    (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北京 100079)

    中医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因肾、肝、脾功能失调,三焦运行不畅,痰浊瘀阻于肝而发病。元气藏于肾,维持肝、脾、肾及三焦功能的正常发挥。元气虚则肾虚,继而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现代研究认为,NAFLD的发病与元气渐衰密切相关,益精补肾中药具有调整血脂、抗脂肪肝的作用,故以补肾、健脾、疏肝、消浊等“扶元调脂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元气亏虚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根本,贯穿本病病理变化的始末。治疗应以补肾充元气为主,辅以疏肝健脾条畅三焦,以达治疗及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目的。

    非酒精性脂肪肝;肾虚;元气虚;中医病机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指除酒精外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病变主体在肝小叶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NACH)3种主要类型[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NAFL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NAFLD的预防及治疗也愈发引起医学界的重视。现代医学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与营养失调、药物、代谢、遗传和环境等致病因素有关。上述诸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血浆游离脂肪酸过多,或肝内脂肪酸利用减少或肝细胞合成三酰甘油能力增强,或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及分泌障碍,从而导致NAFLD的形成。众多因素导致NAFLD的发生,使得现代医学必须多方位预防及治疗NAFLD,改善患者生活方式、治疗糖尿病、治疗高脂血症等,目前的治疗主要针对NAFLD的病因,但对其本身缺乏有效的治疗。而中医对NAFLD发病机制的理解,及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的针药综合治疗,对预防NAFLD的发生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甚至恢复肝功能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发病机制

    NAFLD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导致的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西医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因为胰岛素抵抗,致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改变,引起脂肪代谢失衡,脂肪聚集于肝脏内,产生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在半胱氨酸蛋白酶3、Fas、代谢性核体、肝细胞铁沉积、线粒体功能失调的参与下,反应性氧体系生成增多、肝脂质过氧化增加,使肝细胞死亡和纤维化,从而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

    2 病因病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4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