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4年第5期
编号:97902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从脾论治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29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
血证,益气健,1ITP的中医病机与脾的关系,2ITP中医证候与脾的关系,3ITP中医治法与脾的关系,4ITP从脾论治的临床依据,5ITP从脾论治的实验依据,6小结
     汪四海,韩宁林,李雪苓,曹承楼,王 凯,范 泉,王 琥,何颖颖,宋 琴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合肥 23003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从脾论治

    汪四海,韩宁林,李雪苓,曹承楼,王 凯,范 泉,王 琥,何颖颖,宋 琴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合肥 23003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中医学病机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气不摄血,血溢脉外;瘀血阻滞,新血不生。中医证候呈现脾气亏虚、气血不足、热瘀互结的特征。中医治法为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扶助正气,益气养血;滋阴降火,宁络止血,各证型均配伍益气健脾之中药。ITP从脾论治的临床疗效机制为能调节细胞因子网络平衡,改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巨核细胞分化成熟,保护胃黏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从脾论治;益气健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又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皮肤、黏膜的自发性出血,实验室检查血小板数量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出血性疾病。在祖国医学中属“血证”“紫斑”“肌衄”“葡萄疫”“虚劳”范畴,早在《内经》对血证的生理病理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和认识,其中脾虚与ITP的中医病机、临床表现紧密联系,从脾论治作为中医药治疗ITP的重要治则,不但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具有一定的实验依据。

    1 ITP 的中医病机与脾的关系

    1.1 火热熏灼,迫血妄行 《济生方·血病门》云:“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热之所发,盖血得热则淖溢,血气俱热,血随气上,乃吐衄也。”因而火热之中,又有实火与虚火之分。但无论实火虚火,均与脾有着密切关系。实火多为热毒之火,实火灼络,易伤脾气;脾气亏虚,火邪易犯,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脾居中焦,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亏虚,卫外不固,外邪易侵,热壅经络,迫血妄行,血溢脉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热邪袭表,邪正交争,卫气必虚,护外不固,火热之邪,乘虚而入,血受火灼,血溢肌腠。而虚火则为阴虚火旺之火,脾阴不足,阴津匮乏,虚火内炽,灼伤脉络,发为肌衄。故而血证皆以火作祟,结合该病多发于青壮年,故急性期多责之于火,该病机多见于ITP急性期。

    1.2 气不摄血,血溢脉外 中医学认为,久病必虚,血在脉管内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与固摄,《灵枢·决气篇》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证论》:“脾主统血,运行上下,充周四肢,且是后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7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