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5年第1期
编号:978960
颈性眩晕症的手法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20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
针刀,椎动脉,1单纯手法,2手法结合其他疗法,3结语
     周世民,周劭宣,穆春林

    (1.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130117;2.长春圣安医院,长春130021)

    颈性眩晕症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CSA),多发于中老年人,以40~60岁的人群为多见,其发病率达60%以上,在某些职业高达90%以上[1]。其发病机制系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引起椎关节的紊乱,椎间隙失稳,椎体及钩椎关节发生骨刺、增生、关节的错动,颈椎生物力学平衡失调,压迫椎动脉或刺激其壁上的交感神经纤维,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椎动脉血管痉挛,血管腔隙变窄,血流发生障碍,而出现椎-基底动脉系统机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2]。对于颈性眩晕症的治疗,中医手法无论是单纯手法的临床运用还是手法联合其他方法的临床运用,均具有较好效果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将近几年有关本病的手法临床应用研究资料综述如下。

    1 单纯手法

    中医推拿手法按其作用分为理筋手法和整复手法(运动关节手法),二者在颈性眩晕症的临床治疗中均有较理想的效果。王军[3]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本病,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颈椎动脉痉挛和寰枢关节的位移指数较单纯采用温胆汤加减有明显改善,其原理是运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能够准确纠正单个或多个椎体移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