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腧穴配伍对穴位皮肤电阻的影响
配穴,电阻值,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周 丹,韩明娟,谢红阳,王瑜蒙欣(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不同腧穴配伍对穴位皮肤电阻的影响
周 丹,韩明娟,谢红阳,王瑜蒙欣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目的 观察不同腧穴配伍针刺对手阳明大肠经腧穴皮肤电阻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校健康学生4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运用原络配穴法、合募配穴法,选取合谷和列缺,上巨虚和天枢2组穴位。用腧穴电阻测定仪测量每组穴位在针刺前、出针即刻以及出针后10 min皮肤电阻,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针刺后原络配穴组的各个腧穴的皮肤电阻均有所下降,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后合募配穴组各个腧穴的皮肤电阻也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上巨虚穴的电阻下降明显,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腧穴配伍对腧穴皮肤电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使腧穴皮肤电阻值下降。
腧穴;配伍;手阳明大肠经;皮肤电阻;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体系中腧穴配伍是间接影响临床疗效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按照理、法、方、穴的辨证理论,以经络辨证为基础,以脏腑辨证为指导,针对病因、病机,进行穴位配伍,制定出符合病证的针灸处方[1]。20世纪70 年代,张人骥等[2]通过用 4 个皮肤电极的方法测量人体阻抗,发现在健康人体体表浅层存在着低电阻带、低阻经络。通过比较,发现“低阻经络与体表传统经络的位置间有着绝非偶然的一致性”,从而揭示出“经络具有电阻率较低的客观物性”。为了能够客观地反映腧穴配伍对于临床疗效的影响,运用合募配穴、原络配穴方法选取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用腧穴电阻测定仪进行测量,观察不同腧穴配伍方法在针刺前后,腧穴皮肤电阻的变化情况,从新的角度观察不同腧穴配伍对针刺效应的影响,从而为针灸临床工作提供更好的实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长春中医药大学在校健康学生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21.65±1.19)岁,将所有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原络配穴组及合募配穴组,各20例。2组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3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