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6年第3期
编号:978272
纪青山教授从脏腑辨证结合原穴治疗原发性痛经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26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
     张会会,陈春海,张 楚,刘 春,陈新华*

    (1.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

    纪青山教授从脏腑辨证结合原穴治疗原发性痛经

    张会会1,陈春海2,张楚1,刘春2,陈新华2*

    (1.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

    摘要:“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纪青山教授从脏腑辨证出发,通过针刺与痛经相关的肝、脾、肾三脏原气留止部位,即: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足太阴脾经原穴太白,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3穴配合以疏理气机,调养气血,滋补肝肾,使气血化生有源,经血充足,运行畅通。缓解及根治由肝、脾、肾三脏病变所导致“不荣则痛”及其经络病变所引起“不通则痛”的痛经,加之配合局部取穴,使周围经络气血运行通畅。二者相合,治疗原发性痛经,收效满意。

    关键词:脏腑辨证;原穴;针灸疗法;痛经;纪青山

    纪青山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并在治疗面瘫、面痛、脱发、腰痛、坐骨神经痛、不寐、耳鸣、痹症、痛经、颈椎病方面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纪老师从脏腑辨证结合原穴治疗痛经的经验,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1]。痛经有虚证和实证之分,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云:“经行腹痛,症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然实痛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故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气血的有余不足,寒热虚实有关[2],治疗应以调理气血为主。人的血液是由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化生而成,通过脾的散精作用,布散于全身。因肝藏血,脾统血,血的生成有赖于脾胃的运化、肝的疏泄、肾气的鼓动作用,故痛经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肝脾肾三脏。女子以血为本,肝为女子之先天,妇科痛经病与肝的关系极为密切。肝主疏泄,喜条达,若肝气郁滞,瘀血可阻滞胞宫,出现痛经,故肝气舒则痛经可止;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气虚弱,气血化生之源障碍,便可出现因气血虚而致的痛经,故脾健则血可主、可濡、可统,妇人之痛经可缓;肾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20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