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7年第2期
编号:977938
董筠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22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
脾胃,1病因病机,2治则治法,3辨证论治,4常用药组,5小结
     马 豆,董 筠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 210029)

    董筠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马 豆,董 筠*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 210029)

    董筠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证型虚实错杂,临床多从脾胃湿热兼瘀阻、胃阴不足兼郁热辨治;治疗上注重调畅气机、化湿清热、活血通络,兼以补虚扶正。用药轻灵,善用药组,注重配伍。严谨辨证,灵活用药。

    慢性萎缩性胃炎;调畅气机;化湿清热;董 筠

    董筠教授曾跟随名中医俞荣青学习,后受教于徐景藩、周仲瑛两位国医大师,从事脾胃病学术及临床研究20余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САG)临床以“脾胃湿热兼瘀阻”“胃阴不足兼郁热”两型多见,随证选方,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将董师治疗САG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病因 САG病因不外乎外感邪气、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劳逸失调、禀赋不足所致。因于饮食不节、外感邪气者,《素问·太阴阳明论》言:“饮食不节,起居不适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又如《素问·痹论》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因于情志者,肝脾不和,“土壅木郁”,《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曰:“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因于劳逸者,适当活动可激发人体阳气,促进气血运行,使全身气血通畅,否则物极必反,如《内经》云:“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久卧耗气,久立伤骨”;因于禀赋者,素体体虚,可增加患病风险,《内经》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2 病机 董师认为,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本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常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象,临床多以“脾胃湿热兼瘀阻”“胃阴不足兼郁热”两型多见。一者素体脾胃虚弱,又嗜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致使湿热内生,湿热阻滞气机,气滞则血瘀,故成“脾胃湿热兼瘀阻”之证;二者热病之后、失治误治,久病伤及胃阴,兼平素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郁热内生,形成“胃阴不足兼郁热”之证。董师临证多年,总结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上两种证型多见。但临床需严谨辨证,不应拘泥于某一固定证型。

    2 治则治法

    2.1 饮食治疗 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过冷过热,《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肥甘厚味、辛辣刺激易化湿生热,《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膏粱之变,足生大丁”;过冷伤阳,过热耗阴。唐建林[1]对200例САG伴肠上皮化生患者回顾性研究分析发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3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