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7年第2期
编号:977946
“先安未受邪之地”思想在顽痹治疗中的运用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22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
痹症,论治,类风湿,1“先安未受邪之地”在痹症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2“先安未受邪之地”在痹症防治中的运用,3小结
     李雪梅,应森林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先安未受邪之地”思想在顽痹治疗中的运用

    李雪梅,应森林*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先安未受邪之地”思想在顽痹临床论治同样具有深远意义。顾护常人之脾胃,并于患者肝肾、脾胃脏腑亏损相关症状出现早期 ,予辛温苦燥之品祛风、散寒、除湿调补脾胃,益肝肾有早晚之别,早期重“补阳”,稳定期及后期则以 “滋阴”为主。治疗中利湿活血防痰瘀互结,减缓关节损伤,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先安未受邪之地;治未病;顽痹;肝肾

    “先安未受邪之地”的学术渊源可追溯到《内经》,受《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要旨启发。“先安未受邪之地”首次提出见于清代医家叶天士《温热论》中[1-3],虽 “先安未受邪之地”指导思想是从对后世温病产生深远影响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中提炼总结,但笔者认为其对顽痹的临床论治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先安未受邪之地”在痹症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

    1.1 从“脏腑”论治之重要性

    1.1.1 脾胃 李东垣所曰 :“脾病,体重节痛,为痛痹,为寒痹,为诸湿痹”,可见脾胃亏虚与顽痹关系密切,故平时要注意补益脾胃[4]。痹症之病机,卫外不固,“卫”,卫气也。卫气之盛衰赖脾胃气血化生之充足与否。

    且慢性虚弱型疾病,证候错杂,气血阴阳均有亏损,单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补偏救弊很难奏效,唯有从调补脾胃方能缓缓见效。若外邪已侵入骨骼肌肉,健脾胃扶正气,使外邪得以驱除,痹症得愈。“先安未受邪之地”的理论提示中药治疗顽痹早期需顾护胃气,将温中健脾除湿与通经活络的药物配伍应用,标本兼治,以收更佳之疗效。

    1.1.2 肝肾 顽痹的发生、发展与肝肾督脉的关系甚为密切,应尽早调补肝肾,减慢疾病对患者造成进一步的伤害。临床上通过应用补益肝肾兼驱邪通络之法使精血得养、骨髓得充,起到阻止类风湿关节炎骨损伤的作用[5],同时国医大师朱良春在其诊疗经验总结中多次强调“久痛多虚,久痛多瘀,久痛入络,久必及肾”[6],在临床治疗上应注意“先安未受邪之地”此法的指导意义。肝肾作为疾病治疗之关键,痹症日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9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