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寒热药性理论研究
中医药大学,1寒热药性理论,2寒热药性理论研究,3总结
谢欢欢,陈 晨,王 鹏(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 230038)
中药寒热药性理论研究
谢欢欢,陈 晨,王 鹏*
(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 230038)
探讨从不同角度出发的中药寒热药性理论研究进展,分析其现实意义及可行性。收集、梳理2010年至今与中药寒热药性相关文献共41篇,分析中药寒热药性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结果从已经报道的研究结果发现寒热药性理论的研究主要分为基于文献角度的研究和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在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下主要进行了基于生物学角度的研究、物理学角度的研究和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研究。结论:中药寒热药性理论的研究在不同层面均均取得一定的进展,不同的研究思路均为中药寒热药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药;药性;寒热
笔者收集、梳理2010年至今与中药寒热药性相关文献共41篇,分析中药寒热药性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现总结如下。
1 寒热药性理论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1]。中药药性是客观存在的,中药的基本属性是对中药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决定一种物质可以作为中药的属性或性质,或者说赋予一种物质中药特征的属性或性质,即为中药药性[2]。药性属性相当复杂,包含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毒性等。然而在药性属性中占据核心地位的当属四气理论,即寒热温涼,寒凉与温热分别是量变的区别,尚未达到质的变化,故中药药性属性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寒热药性”理论。无论中药属性多么复杂,四性是其根本,最终均须以寒、热两类统之,以应对热、寒二证。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明确指出药性: “甘苦之味可略,有毒无毒易知,惟冷热须明。”李中梓也强调: “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由此可见在药性理论研究过程中寒热是药性理论的核心。
2 寒热药性理论研究
2.1 基于文献角度的研究 有学者基于文献角度研究药性属性,利用文献检索的方法,提取本草丛书中对药物药性属性的有用记载,使用多种数据挖掘。发现化学成分与寒热药性之间密切相关,化学成分是中药四性的物质基础,基于化学成分的中药寒热药性判别模型的建立,对中药寒热药性的预判准确率较高[3-6]。亦有学者对单个中药进行药性考证,以金银花和薄荷为例,杨欣等[7]通过对历代古籍及权威药学专著的整理及分析,并结合现代金银花的研究,对金银花的主治功效进行考证,比较分析后认为金银花性寒。薄荷在明清以前本草书籍中大多被记载成温性,明清之后薄荷多被记载为凉性,栾世杰根据“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原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0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