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8年第4期
编号:974969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22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
肝郁,疗法,症状,1发病机制,2治疗,3结语
     韩荣燕,吕 康,刘树丽,赖 贤,王 哲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长春 13000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主要表现为慢性消化不良的相关症状,多起病缓慢,病程长,病情反复。主要症状为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1-2]。根据症状和进餐的关系,FD分为上腹痛综合征(EPS)和餐后不适综合征(PDS)2个亚型。FD全球患病率为10%~30%。中西医治疗各有特点,综述如下。

    1 发病机制

    1.1 中医病因病机 FD属于中医学中“痞满”“胃脘痛”“积滞”的范畴[3]。中医学认为,FD的发生与情志不畅、外邪侵袭、饮食所伤、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病位包括胃、脾和肝。胃主受纳,主降;脾主运化,主升;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陈晓乐等[4]认为肝郁犯胃是病理基础,病变早期主要表现为肝郁气滞,继而以肝郁胃热、肝郁湿阻居多,属实证;病久耗伤阴气,表现为肝郁脾虚、肝郁阴虚等,属于虚实夹杂之证。

    1.2 西医发病机制 目前FD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FD的发病过程有多种因素[5]的参与,包括胃十二指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胃酸、幽门螺杆菌(HP)感染、精神心理障碍、遗传、中枢神经系统障碍、饮食、生活方式等。FD发病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是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紊乱和内脏高敏感[5]。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胃排空延迟和胃容受性舒张功能障碍。内脏高敏感主要表现为对机械扩张和对化学物质的高敏感。

    2 治疗

    2.1 中医疗法

    2.1.1 辨证治疗 我国的《FD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3]认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