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9年第1期
编号:974732
陶汉华脉诊学术思想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6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
寸口,诊脉,仲景,1脉诊,2结语
     姚鹏宇,王光泽,吕翠霞*

    (1.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847;2.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

    陶汉华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主要研究仲景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规律。陶师从事科研、教学、临床四十余年,擅长常见病、多发病的辨治,尤其擅长疑难杂症的诊治。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四诊之一,是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医学特色的完备系统的诊断方法,是中医认识和判断疾病证侯的重要手段。中医的脉学理论形成于《黄帝内经》,历经后世医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逐渐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1 脉诊

    1.1 脉诊意义 脉诊即切脉,又称按脉、持脉,是辨证论治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的脉搏,感知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判断病证的诊察方法。中医脉诊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多维多阶的可以无限组合的复杂巨系统[1-3]。回溯脉诊古籍,中医脉诊部位由“遍身诊”“三部诊”衍变为“独取寸口”,其发展轨迹由繁入简。陶师认为,临床以独取寸口为诊脉主法具有显著优势,但也不能忽略其他诊法的价值。“独取寸口”脉法源于《内经》,确立于《难经》,过渡于《伤寒》,基本完善于《脉经》,并经后世医家不断补充及再研究、再探讨,一直发展至今[4]。寸口诊脉在反映全身生理状态、病理变化方面具有代表性,能够全面表现人身整体气血阴阳的变化,并能指导临床立法组方用药。需明确脉诊的应用是以人体存在的经脉结构为基础,是对经脉病理变化诊察不断简化而形成的。

    李时珍说:“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工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四诊相参,脉证相应,不可固执一端。张景岳曰:“古人以切居望闻问之末,则于望闻问之际,已得病情矣,不过再诊其脉,看病应与不应也。……以脉参病,意盖如此,曷以诊脉知病为贵乎!”陶教授亦遵古训,根据望闻问三诊得到的信息对疾病进行辨析,确诊证侯,以脉诊来判断诊断的准确与否,以证应脉,据脉判证,则断无错漏之虞。陶师强调把脉诊放到四诊合参的诊疗体系中,遵循望闻问切的诊疗次序,重视脉诊而不偏于脉诊,陶师认为脉诊在四诊中作用:1)脉诊印定三诊之确否;2)脉诊以补三诊信息之未备;3)脉诊合三诊以明因机变化。至于症状的真假虚实,即“脉症从舍”的认识,陶师认为“假”中寓“真”,实际上是整体信息与局部表现的把握,强调诊断不能脱离数学的“概率论”,搜集诊断信息的广泛性、完整性、综合性,是正确诊断疾病的依据。

    萧龙友言:“切脉乃诊断方法之一,若舍其他方法于不顾,一凭于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1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