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9年第4期
编号:974553
经方体系下的“治未病”理论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5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
伤寒论,1未病先防,2已病防变,3瘥后防复,4结语
     欧阳广泽,孟 翔

    (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0193;2.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天津 300193)

    “治未病”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自古以来即为世人推崇。秦汉之际,中医学术流派随着医疗实践日益丰富,医学理论日益提高,演变成医经和经方两大流派[1],其中《黄帝内经》作为医经学派的代表著作,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发,后世发挥亦多因循于此。事实上,医圣张仲景虽无明言“治未病”之语,却将“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伤寒杂病论》始终[2],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著作的经方一派也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治未病”理论体系构架,与医经学派互为补充又各具特色,二者对后世理论的发展和临床应用起到了同等重要的指导作用。很多学者将中医养生、亚健康防治、中医健康管理、中医体质辨识等融入“治未病”理论,呈现出各种理论相互交错的中医防治思想。对经方体系中的“治未病”理论梳理挖掘对于遵循传承和创新,处理好“治未病”与其内涵外延的关系[3],促进相互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经方体系的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开篇,详细论述了脏腑之间及脏腑与经络之间先后病的传变规律,阐明了无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治未病”原则[4]。而《伤寒论》中又特设《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篇,其中关于“差后劳复”部分就提示了病后调养护理的重要性。可将经方理论下“治未病”体系归纳概括为三个部分。即“未病先防”“已病防传”和“瘥后防复”。现总结如下。

    1 未病先防

    1.1 避其邪气

    1.1.1 勿违天时 人与自然关系密切,气候变化对人的影响尤为重要。以“年”为单位广而言之,一年的气候变化有规律可循,这种规律就是节令与其对应的物候。《伤寒论·伤寒例》开篇即论四时正气之序,其后逐次详细阐释四时不正之气与人体发病之间的关系。《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有言:“有未至而至……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5]。用雨水节气为例,论述节令和气候应该相互适应。体现了人体与气候、节令变化的密切关系,提示我们,预防疾病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时令变化,勿违天时。正如《金匮要略心典》所注:“气之有盈有缩,为候之或后或先,而人在气交之中,往往因之而病,惟至人为能与时消息而无忤耳”[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7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