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1年第3期
编号:223636
《湿热论》浅谈
http://www.100md.com 2021年3月25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
主客,变局,太阴,1病机以正局,变局总括,2辨证以重视阳气为先,3论治强调开郁散结
     于 海,马金玲,兰辛键,张文风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湿温之病名首见于《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1]。但彼时对本病的认识尚局限在伤寒范畴内,直到明清时期,随着温病学派崛起,对温热病的研究日趋成熟,方将本病由伤寒之中剥离而单独论述,其中尤以薛雪著《湿热论》,专论湿温病传变与治疗,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成就非凡。今后学之人,不揣浅薄,试从病机、辨证、治法三方面略谈《湿热论》学习心得。

    1 病机以正局、变局总括

    “湿热症,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或黄,口渴不引饮”[2],此为薛雪在《湿热论》篇首点明之湿热病提纲,结合这组临床症状与湿热邪气特点可知,本条文是薛雪对湿热病之湿邪伤脾与湿邪郁滞两大病机的高度概括:湿邪损伤阳气则恶寒,壅滞内外则痞塞,郁久生火则恶热,正如薛雪自注:“始恶寒者,阳为湿遏而恶寒,终非若寒伤于表之恶寒,后但热不寒,则郁而成热,反恶热矣。热盛阳明则汗出,湿蔽清阳则胸痞,湿邪内盛则舌白,湿热交蒸则舌黄,热则液不升而口渴,湿则饮内留而不引饮”。

    薛雪又在后文自注中将本条称为“湿热病必见之正局”,由此可知,所谓“正局”,就是指湿邪困阻中焦所导致的湿热病。此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之:“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强调湿邪与脾脏密切相关,一方面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运化失常而湿邪内生;另一方面脾胃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虚则水湿停聚。同时,脾喜燥恶湿,湿邪停滞,伤损中阳则加重脾虚,如此互为因果,循环往复而脾愈虚,湿愈重。正是因为湿邪的产生与脾胃关系密切,所以薛雪说:“湿热证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此即章虚谷所谓之:“六气之邪,有阴阳之别,其伤人也,又随人身之阴阳强弱变化而为病”[3]。又因湿热伤中,主客浑交,必然导致阴阳失和,进而引起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如湿郁化热,阻滞经络,伤损阳气等等,波及全身内外而病情千变万化,故而在“正局”之外又有“变局”之说,所谓“变局”是与“正局”相较而言,也就是并不一定必须出现的症状,类似《伤寒论》中的或然证。因此薛雪说:“皆湿热中兼见之变局,而非湿热病必见之正局也”。可知变局多由正局继发而来,二者既有联系,更有区别。首先,二者病位不同。正局者,病位在脾胃;变局则因脾胃居中焦,主斡旋而升降气机,故湿邪困顿则周身气机不畅而波及三焦与肝胆;其次,二者病性不同。正局因患者体质虚实不同而有寒化热化两端——“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而变局则因湿困脾胃,郁滞气机,久必化火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6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