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0~14岁智力障碍/发育迟缓儿童的发生率调查及高危因素分析
围产期,显性,病因,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统计学方法,2结果,1安徽省0~14岁儿童ID,DD发生情况,2儿童ID,DD发生的高危因素分析,3ID,DD组与健康对照组一般情况比较
易 昕,童光磊,李 红,徐艳红,梁 栋,罗媛媛(安徽省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合肥 230051)
据报道,我国14岁以下儿童ID/DD发生率约为1.2%[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遗传咨询、产前检查等工作的开展,以及其他各类因素的综合作用,遗传性疾病婴儿出生有所减少,对降低儿童ID/DD发病起到一定的作用[2]。随着高龄产妇不断增多,先天遗传疾病防治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本研究调查了安徽省0~14岁ID/DD儿童的发生率情况,并从多方面分析儿童ID/DD发生的高危因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安徽省儿童医联体内12家县、市级医院转诊到安徽省儿童医院的0~14岁15766名儿童进行调查,并将发生ID/DD的患儿设为ID/DD组。受调查的儿童中,男7 930例,女7 836例;年龄0~14岁,平均(6.61±1.97)岁。本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儿童父母均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其他先天发育畸形儿童、无法参与标准化测试的儿童。另随机抽取同期健康儿童2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107例,女93例;年龄0~14岁,平均(6.55±2.05)岁。
1.2 方法
1.2.1 智力评估与诊断标准 诊断和分度标准[3]:年龄<5岁采用《儿童神经心理行为检查量表(简称儿心量表)》,≥5岁采用《中国韦氏智力量表》测定患儿的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或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并采用《婴儿—初中生社会适应性能力量表》判定社会适应能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