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疫病源流及理论发展
传染性,病因,1秦汉时期疫病历史源流及理论发展,1《黄帝内经》,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3王叔和《伤寒例》,2六朝隋唐时期疫病历史源流及理论发展,1葛洪《肘后备急方》,2巢元方《诸病源候论》,3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3宋元时期疫病历史
姜立娟,马 源,魏 岩,张文风(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疫病是感受戾气,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1]。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先秦至明清时期每四年便会爆发一次瘟疫[2],每一次疫病流行,都会涌现出一批医家和医学著作,记载了大量医家防疫治疫的学术思想,并一直传承至今。学习总结古医籍对疫病病性病位、病因病机、发病规律和预防治疗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对于防治当前的新冠肺炎及其它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时间为主线,对疫病的历史源流及理论发展进行梳理。
1 秦汉时期疫病历史源流及理论发展
1.1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3]是最早论述疫病的中医著作,从疫病的病名、病因、传播途径及防治原则等方面为中医疫病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涉及疫病的病名包括疫、疠、温疫、温疟等。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载:“厉大至,民善暴死”“温厉大行,远近咸若”,其病情重,死亡率高,且具有传染性,与疫病特点吻合。《素问遗篇·刺法论》明确指出,疫病的传染性、流行性及病症的相似性,“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又进一步提出疫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思想,“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对于疫病的病因,《黄帝内经·素问遗篇》提出了“天虚”“人虚”和“邪虚”的“三虚”说,较为完整地指出了疫病产生的三大原因。
1.2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一书是张仲景有感于建安纪年以来,十年间,家族中两百多人死亡者占三分之二所撰。《伤寒论·伤寒例》指出,疫气病因即“时行之气”,且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病症相似性,是因春温、夏热、秋凉、冬寒“非其时而有其气”产生的致病因素,故称为“时行之气”。“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最早提出疫病分为寒疫与温疫[4],为后期疫病研究提供了历史资料。
1.3 王叔和《伤寒例》
魏晋时期王叔和搜集整理张仲景有关著述并撰《伤寒例》,首次提出“寒疫”一词。王叔和在《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3]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指出冬伤于寒未即发病,寒毒伏藏,更遇温气可发为温疫。此新感引动伏邪而发疫病的理论,对后世温病学说有很大影响。《伤寒例》引《阴阳大论》之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4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