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李中梓治疗脾肾的思路与方法
病案,津液,中风,1肾津不足之便秘,1病案摘要,2病案分析,2火不暖土之不能食,3脾肾厥逆之中风,4脾土运化无权之痰饮,2医案分析,5小结
谭胜男,高 蕾,王 军(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春 130117)
李中梓生于明末清初。字士材,号念莪,是士材学派的创始人。早年习儒问道,因为亲人患疾病被误治,自己又常患病,所以弃文从医。其中《医宗必读》为其代表作之一,是综合性医著,李中梓师从于李东垣,其先后天脾肾论的思想同时受温补学派薛立斋、张景岳等人的影响,认为脾肾互赞,相辅相成,在《删补颐生微论》设有“先天根本论”和“后天根本论”专篇[1]。本文拟《医宗必读》中医案四则分析李师“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理论的临证经验。
1 肾津不足之便秘
1.1 病案摘要
少宰蒋恬庵,服五加皮酒,遂患大便秘结,四日以来,腹中胀闷,服大黄一钱,通后复结。余曰:肾气衰少,津液不充,误行疏利,是助其燥矣。以六味丸料煎成,加人乳一钟,白蜜五钱,二剂后即通,十日而康复矣[2]330。
1.2 病案分析
便秘一症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素问》,被称为“后不利”“大便难”[3];到明代的《广嗣纪要》首次提出了“便秘”的病名,并一直沿用至今[4]。《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阴司天……大便难……病本于肾”,提出了便秘与肾的关系。《景岳全书》[5]云:“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云:“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和,若过于辛热厚味,则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大便燥结”[2]329。本案中蒋少宰服用五加皮酒,因五加皮本辛温,有缩便之效,又泡入酒中,更增加了其温燥之性,患者自身肾气亏虚,过于辛热更耗伤阴液,故表现为大便秘结。本案乃阴液亏虚之证,大黄本为峻下苦寒之品,用后虽有微效却治标不治本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