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影响下的中医思维传承与发展探究
中医学,阴阳,1中医概念的传统哲学背景,1整体观念,2阴阳理论,3五行理论,4中和观念,5气的概念,6藏象理论,2中医思维的传统哲学思辨,3中医思维的西方科学哲学影响,1个体化与标准化的差异,2辨证的灵活性与诊疗的统
崔志林,宋立群,孙许涛,于钦明,张玉昆,郭宏伟*(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40)
中医思维是基于中国传统哲学的理念和思维,在中华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系统的诊疗思维模式,是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应用的核心[1],中医学的“取类比象”等基础概念,“动态观”等理念观念,“象思维”等思维类型[2],均是在中国传统哲学影响下产生、发展并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
随着中西医学理念与观念的碰撞,强化中医思维的呼声在中医学界越来越高。面对西方哲学、西方医学、现代科学的影响,中医思维在传承的同时,“守正创新”也尤为重要。本文即从中医思维在中国哲学背景下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在现代科学哲学影响下的融合与创新进行论述。
1 中医概念的传统哲学背景
中华民族在传统的哲学世界观主导下,将对自然界的认识引入医学领域,对观察发现的生理病理现象进行总结和归纳,阐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治疗理念与思路,逐步形成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一系列中医著作,历代中医以其为圭臬和源泉,遵循其论述和思维轨迹,在其整体观念、五行学说等观点的指引下,共同丰富了中医药的诊疗体系。
1.1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建立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中国传统哲学着重强调自然界万事万物之间固有的完整性、联系性和统一性[3]。中医学对整体观念进行继承和发扬,以人为中心,从人与自然、社会的角度,认识健康与疾病的相互关系,将整体观念体现在人体的生命活动、病因病机、处方用药等各个方面。在认识人体生命方面,中医学将人体看成一个整体,以动态的观点、联系的角度,看待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并由“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生理特点归纳总结出“司外揣内”的诊疗方法;在了解人体生命运动方面,将人体与天地万物、四季五方等进行联系,从自然界的变化认识和归纳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基于整体观念的指导,在察病辨证的过程中,中医学更强调观察整体与局部的变化,从整体出发四诊合参的看待问题,分析疾病出现与所处时、地、人综合因素的影响。
1.2 阴阳理论
《周易·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在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基础上,对立统一的辨证思维与模式[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更是将阴阳的概念在中医学中进行深化,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4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