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3年第1期
编号:223104
应用揿针疗法对眼外肌麻痹患者视觉功能修复作用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23年2月2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
针刺,疗效,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诊断标准,3纳入与排除标准,4治疗方法,5观察指标,6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7统计学方法,2结果,12组治疗前后复视比较,22组治疗前后眼斜比较,32组治疗前后
     陈 艳,李佳奇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长春 130021)

    眼外肌麻痹在我国属一种常见性、多发性疑难眼病。在传统医学中属于“风牵偏视”“目偏视”“坠睛眼”等范畴,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目珠不正,转动不灵,视一物为两物。近年来,眼外肌麻痹发病率明显增加,且病因复杂,在治疗方面尚无规范化诊疗方案。患者双眼视功能的损害会给身心及工作生活带来巨大的痛苦及安全隐患。中医学认为,眼外肌麻痹病因主要为机体气血亏虚,卫阳失固,风邪乘虚侵袭机体经络,致使目中筋脉拘急而发病。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布,痰湿内生,复外感风邪袭表上攻眼带而发病,亦有因外伤等致脉络瘀阻[1]。现代医学认为眼外肌麻痹主要以眼位不正、复视、眼球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2],其病因呈多样性分布,临床以神经源性病因多见[3]。揿针埋针治疗可对神经-体液-免疫系统起调节作用[3],具有改善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揿针埋针疗法联合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眼外肌麻痹,以复视、眼斜、头晕、恶心、代偿头位为观察指标,观察其对双眼视觉功能康复作用,评价本疗法对眼外肌麻痹治疗效果的有效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1年1月1日-10月31日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眼外肌麻痹患者58例,按照随机对照表1:1比例分组,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男19例,女10例,平均年龄(49.31±13.18)岁,平均发病天数(16.66±7.66)d;对照组,男14例,女15例,平均年龄(52.57±15.00)岁,平均发病天数(14.71±7.98)d。因对照组1人无故失访,最终入组病例为治疗组29例,对照组28例。经统计学分析,2组性别、年龄、发病天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审查号:CCZYFYLL2020。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6]拟定:1)眼位偏斜,患眼向麻痹肌作用的相反方向偏斜;2)眼球活动障碍,患眼向麻痹肌作用方向活动受限;3)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4)代偿头位,头向麻痹肌方向偏斜;5)复视,双眼视一为二;6)头晕目眩,或有恶心呕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0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