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3年第2期
编号:223071
赵建军治疗缺血性中风学术思想与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23年4月5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
麻木,通络,1病因病机分析,1从风论治,2从火论治,3从痰论治,4从瘀论治,5从虚论治,2用药特色,3病案举例,4结语
     吴大龙,孙 梅,赵婧彤,付 强,任吉祥,徐云龙,赵建军*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2.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3.长春市中心医院,长春 130041)

    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类。中医缺血性中风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1],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西医称为脑梗死。脑梗死是指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血管堵塞或严重狭窄,使脑血流灌注下降进而缺血缺氧导致脑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死亡[2]。脑梗死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脑卒中的69.6%~70.85%[3],预后差,1年后致死致残率为33.4%~33.8%[4]。其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近几年其发病率在我国呈年轻化趋势,并且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负担,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5]。赵建军为第六、七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常委,从事中医脑病临床诊疗工作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在治疗缺血性中风过程中,赵建军教授主张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指导临床遣方用药。笔者是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跟诊学习老师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现将赵建军诊治缺血性中风临床经验归纳整理以资佐证。

    1 病因病机分析

    1.1 从风论治

    从古至今,各位医家从不同方面论述“风”邪致病,认为缺血性中风的病理因素之风可分为外风和内风[6]。唐宋之前多数医家治疗缺血性中风以“外风邪气之说”立论,医家张仲景明确提出和论述了本病是由于外受风邪,络脉空虚而发病。金元时期多数医家治疗缺血性中风以内风立论,认为内风为缺血性中风发病的主要因素。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且肝肾同源,故内风多责之于肝肾,肝肾阴虚引起肝风内动,使气血运行逆乱,上扰清窍,引发缺血性中风[7],表现为肢体麻木、面红目赤、颈项强直抽搐,甚则角弓反张、躁扰不宁等症。叶天士认为,“虚在精血”,精血耗伤,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引动内风。现代医家也认同肝风致病,提倡以平肝熄风为治则。

    1.2 从火论治

    火热之邪可导致缺血性中风的发生,一方面,热极为火,火性炎上,易伤津灼液,出现口干口苦之症;火热灼伤脉道,耗伤气血,致阴血亏少,脑神失养出现神志失常的现象;另一方面,肝火旺盛易致气血逆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4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