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采用硝酸酯类等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舌下硝酸甘油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减少,但观察组减少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运动总做功呈显著增加,运动总时间出现延长,ST段压低在运动后最大幅度减少,运动至ST段压低1 mm时间也发生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运动高峰心率、静息心率、率压积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便秘2例(5%);对照组心悸3例(7.5%),均无需停用药物。结论 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采用曲美他嗪药物治疗,可使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运动耐量提高,硝酸甘油量降低,且耐受性良好,无不良反应,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曲美他嗪;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0.02
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为心血管常见疾病,传统抗心绞痛药物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可促使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肌氧供增加,减少心肌氧耗,进而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缺血。曲美他嗪在作用机制上,与传统抗心绞痛药物不同,为经影响细胞能量代谢,而发挥抗心肌缺血的一种药物[1]。本文选取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将曲美他嗪疗效展开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80例,男58例,女22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8.2±2.3)岁。均有至少3个月以上趋于稳定的、机体劳累可诱发的临床心绞痛史,应用平板运动试验进行检测,结果为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组间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常规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基础上曲美他嗪加服,20 mg/次,3次/d。两组均连用8周,治疗期间,如单胺氧化化酶抑制剂、胺碘酮等干扰段药物不允许应用。
1.3 指标观察
①平板运动试验:通过BRUCE方案完成,应用症状限制性方案对运动终止。②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用量。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3.0版,组间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情况
两组在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舌下硝酸甘油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减少,但观察组减少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运动试验结果
两组在入组时,运动总做功、总时间、ST段最大压低幅度、运动至ST段压低1 mm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运动总做功呈显著增加,运动总时间出现延长,ST段压低在运动后最大幅度减少,运动至ST段压低
1 mm时间也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运动高峰心率、静息心率、率压积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便秘2例(5%);对照组心悸3例(7.5%),无需停用药物。
3 讨 论
临床针对心肌缺血患者治疗,以往多采用减少心肌氧耗、增加心肌氧供等方式,来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上述措施,均有伴发血流动力学变化几率。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心肌能量代谢过程有更全面的认识,提出缺血性心脏病可应用优化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手段治疗[2]。曲美他嗪为抗心肌缺血的新型药物,相较传统抗心肌缺血药物,在抗心肌缺血作用上有较大进步。动物和实验研究显示,应用曲美他嗪,可对游离脂肪酸在心肌缺氧发生时的氧化进行有效抑制,使葡萄糖有氧氧化,利用有限的氧,诱导ATP产生,保持心脏收缩功能,并对有氧氧化偶联和糖分解有促进作用,对细胞酸中毒有防范效果,避免钙离子过载,同时对游离脂肪酸对磷酸合成加以促进,保护心肌细胞膜,进而达到保护心肌细胞的目的[3-4]。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常规药物应用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的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次数、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用量均有减少,平板运动试验运动总时间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曲美他嗪应用,对治疗心绞痛疗效更为明显。本次研究相较常规治疗组,曲美他嗪组患者运动总时间、至ST段压1 mm所需时间显著延长,运动总做功增加,运动至ST压低显著减少,提示在传统抗心绞痛药物应用的同时,取曲美他嗪加用,可减轻心绞痛症状,提高运动耐量,确保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与国外报道一致。血压乘积与心率,作为理想的对心肌耗氧量评价的替代指标,可在临床应用,表明治疗后,曲美他嗪组活动量增加,与机体心肌需氧量无直接关联,且具较高安全性[5]。
综上所述,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采用曲美他嗪药物治疗,可使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运动耐量提高,硝酸甘油量降低,且耐受性良好,无不良反应,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奇志.曲美他嗪对冠心病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66-67.
[2]Liu X,Gai Y,Liu F,et al.Trimetazidine inhibits pressure overload-induced cardiac fibrosis through NADPH oxidase-ROS-CTGF pathway[J].Cardiovasc Res,2010,88(1):150-158.
[3]方忠林.心肌缺血预适应的心脏保护机制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27(3):342-346.
[4]彭志坚,蔡建生,李继锋,等.曲美他嗪对稳定性心绞痛缺血预适应的影响[J].河北医学,2009,15(12):1416-1417.
[5]中国曲美他嗪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组.曲美他嗪对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05):339-341. (李振中)
【关键词】曲美他嗪;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0.02
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为心血管常见疾病,传统抗心绞痛药物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可促使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肌氧供增加,减少心肌氧耗,进而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缺血。曲美他嗪在作用机制上,与传统抗心绞痛药物不同,为经影响细胞能量代谢,而发挥抗心肌缺血的一种药物[1]。本文选取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将曲美他嗪疗效展开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80例,男58例,女22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8.2±2.3)岁。均有至少3个月以上趋于稳定的、机体劳累可诱发的临床心绞痛史,应用平板运动试验进行检测,结果为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组间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常规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基础上曲美他嗪加服,20 mg/次,3次/d。两组均连用8周,治疗期间,如单胺氧化化酶抑制剂、胺碘酮等干扰段药物不允许应用。
1.3 指标观察
①平板运动试验:通过BRUCE方案完成,应用症状限制性方案对运动终止。②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用量。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3.0版,组间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情况
两组在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舌下硝酸甘油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减少,但观察组减少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运动试验结果
两组在入组时,运动总做功、总时间、ST段最大压低幅度、运动至ST段压低1 mm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运动总做功呈显著增加,运动总时间出现延长,ST段压低在运动后最大幅度减少,运动至ST段压低
1 mm时间也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运动高峰心率、静息心率、率压积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便秘2例(5%);对照组心悸3例(7.5%),无需停用药物。
3 讨 论
临床针对心肌缺血患者治疗,以往多采用减少心肌氧耗、增加心肌氧供等方式,来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上述措施,均有伴发血流动力学变化几率。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心肌能量代谢过程有更全面的认识,提出缺血性心脏病可应用优化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手段治疗[2]。曲美他嗪为抗心肌缺血的新型药物,相较传统抗心肌缺血药物,在抗心肌缺血作用上有较大进步。动物和实验研究显示,应用曲美他嗪,可对游离脂肪酸在心肌缺氧发生时的氧化进行有效抑制,使葡萄糖有氧氧化,利用有限的氧,诱导ATP产生,保持心脏收缩功能,并对有氧氧化偶联和糖分解有促进作用,对细胞酸中毒有防范效果,避免钙离子过载,同时对游离脂肪酸对磷酸合成加以促进,保护心肌细胞膜,进而达到保护心肌细胞的目的[3-4]。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常规药物应用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的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次数、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用量均有减少,平板运动试验运动总时间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曲美他嗪应用,对治疗心绞痛疗效更为明显。本次研究相较常规治疗组,曲美他嗪组患者运动总时间、至ST段压1 mm所需时间显著延长,运动总做功增加,运动至ST压低显著减少,提示在传统抗心绞痛药物应用的同时,取曲美他嗪加用,可减轻心绞痛症状,提高运动耐量,确保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与国外报道一致。血压乘积与心率,作为理想的对心肌耗氧量评价的替代指标,可在临床应用,表明治疗后,曲美他嗪组活动量增加,与机体心肌需氧量无直接关联,且具较高安全性[5]。
综上所述,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采用曲美他嗪药物治疗,可使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运动耐量提高,硝酸甘油量降低,且耐受性良好,无不良反应,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奇志.曲美他嗪对冠心病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66-67.
[2]Liu X,Gai Y,Liu F,et al.Trimetazidine inhibits pressure overload-induced cardiac fibrosis through NADPH oxidase-ROS-CTGF pathway[J].Cardiovasc Res,2010,88(1):150-158.
[3]方忠林.心肌缺血预适应的心脏保护机制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27(3):342-346.
[4]彭志坚,蔡建生,李继锋,等.曲美他嗪对稳定性心绞痛缺血预适应的影响[J].河北医学,2009,15(12):1416-1417.
[5]中国曲美他嗪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组.曲美他嗪对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05):339-341. (李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