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干预腮腺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干预腮腺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腮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与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法进行治疗与护理。对比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39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有效35例,总有效率为87.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腮腺炎的效果较好,安全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结合;腮腺炎;干预;护理
【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7.0.02
本文主要探讨中西医结合干预腮腺炎的疗效,分析其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腮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单侧发病18例,双侧发病22例,年龄1~17岁,平均年龄(8.2±2.5)岁,病程1~10天,平均病程(5.2±0.15)天;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单侧发病16例,双侧发病24例,年龄1.5~18岁,平均年龄(9.05±1.2)岁,病程2~12天,平均病程(6.6±1.35)天。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确诊且符合《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1]。本次研究为患者或家属详细讲解疾病原理和治疗原理,并取得其同意与配合。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法进行治疗与护理。
(1)常规治疗包括急性期抗炎治疗及患处冲洗等。药物:双嘧达莫口服,1 mg/kg/次,3次/d。西米替丁肌内注射,10 mg/kg,或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d;在治疗的同时予以补充维生
素C,如果患者出现发热高至38℃或超过38℃,应给予退烧药对症处理[2]。
(2)常规护理:口腔清洁护理,采用碳酸氢钠溶液和生理盐水清洁口腔,以无菌棉蘸取,2次/d,消除口臭;选用朵贝尔氏液、生理盐水等含漱,避免口腔细菌感染。患者用过的毛巾、食具等经常进行消毒,居住室内经常通风换气。
1.2.2 观察组
患者采用中医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与护理。
(1)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中药。中药组方:黄芩12 g,胡黄连8 g,黄柏6 g,蒲公英32 g,马勃
4.5 g(布包煎),生蒲黄3.5 g(布包煎),夏枯草
18 g,柴胡6 g,玄参12 g,牛蒡子10 g,甘草6 g,将以上中草药加水煎成400 mL,分成2次服用,温服,1剂/d,连服3天。中药组方随症加减,肿胀明显的可另加服六神丸,3次/d,10粒/次,小儿依年龄酌减。大便干结不通者,加生大黄8 g,芒硝6 g,通过泻下解毒消肿。
(2)中西结合护理: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护理,隔离患者护理,口腔采用生理盐水护理等。同时进行中药护理。中药熏洗:根据发病机制特点,采用中药进行熏洗患处,中药组方:龙胆草、黄岑、栀子、柴胡、荔核、桃仁、红花[3]。
(3)心理护理:患者治疗期间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心理,特别是儿童,由于疾病造成的疼痛不便以及被隔离,往往会出现躁动不安,抑郁低落的情绪。护理人员和家属应全力配合,疏导患者的心情。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4]。根据患者的病情将疗效分为治愈、有效、无效三个阶段。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束后,将所有的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 17.0统计学软件中,录入过程中确保真实客观,以95%作为可信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治疗后,两种治疗方法均取得一定的疗效,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中,治愈34例(85%),有效5例(12.5%),无效1例(2.5%),总有效率为97.5%;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中,治愈27例(67.5%),有效8例(20%),无效5例(12.5%),总有效率为87.5%。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n(%)]
组别n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4034(85.0)5(12.5)1(2.5)39(97.5)
对照组4027(67.5)8(20.0)5(12.5)35(87.5)
3 讨 论
腮腺是涎液腺中最大的腺体,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主,或单侧或双侧,病因为感染性,免疫性、阻塞性肿大等,最常见为感染引起的腮腺炎,多见于细菌性和病毒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局部红肿、热、痛、白细胞增多等。最常见的为流行性腮腺炎,其特征为非化脓性肿胀,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器官[5]。因此,及时治疗腮腺炎以及合理护理极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常规西医西药治疗法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腮腺炎的效果较好,安全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巧霞.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5):815.
[2]闫秋霜,杨光辉,王吉英,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化脓性腮腺炎1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5):827.
[3]陈赛琴.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腮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12):203-204.
[4]刘翠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腮腺炎208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8):61.
[5]李国秀.中西医结合干预腮腺炎的效果与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7):135-136. (陈改萍)
【关键词】中西结合;腮腺炎;干预;护理
【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7.0.02
本文主要探讨中西医结合干预腮腺炎的疗效,分析其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腮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单侧发病18例,双侧发病22例,年龄1~17岁,平均年龄(8.2±2.5)岁,病程1~10天,平均病程(5.2±0.15)天;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单侧发病16例,双侧发病24例,年龄1.5~18岁,平均年龄(9.05±1.2)岁,病程2~12天,平均病程(6.6±1.35)天。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确诊且符合《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1]。本次研究为患者或家属详细讲解疾病原理和治疗原理,并取得其同意与配合。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法进行治疗与护理。
(1)常规治疗包括急性期抗炎治疗及患处冲洗等。药物:双嘧达莫口服,1 mg/kg/次,3次/d。西米替丁肌内注射,10 mg/kg,或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d;在治疗的同时予以补充维生
素C,如果患者出现发热高至38℃或超过38℃,应给予退烧药对症处理[2]。
(2)常规护理:口腔清洁护理,采用碳酸氢钠溶液和生理盐水清洁口腔,以无菌棉蘸取,2次/d,消除口臭;选用朵贝尔氏液、生理盐水等含漱,避免口腔细菌感染。患者用过的毛巾、食具等经常进行消毒,居住室内经常通风换气。
1.2.2 观察组
患者采用中医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与护理。
(1)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中药。中药组方:黄芩12 g,胡黄连8 g,黄柏6 g,蒲公英32 g,马勃
4.5 g(布包煎),生蒲黄3.5 g(布包煎),夏枯草
18 g,柴胡6 g,玄参12 g,牛蒡子10 g,甘草6 g,将以上中草药加水煎成400 mL,分成2次服用,温服,1剂/d,连服3天。中药组方随症加减,肿胀明显的可另加服六神丸,3次/d,10粒/次,小儿依年龄酌减。大便干结不通者,加生大黄8 g,芒硝6 g,通过泻下解毒消肿。
(2)中西结合护理: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护理,隔离患者护理,口腔采用生理盐水护理等。同时进行中药护理。中药熏洗:根据发病机制特点,采用中药进行熏洗患处,中药组方:龙胆草、黄岑、栀子、柴胡、荔核、桃仁、红花[3]。
(3)心理护理:患者治疗期间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心理,特别是儿童,由于疾病造成的疼痛不便以及被隔离,往往会出现躁动不安,抑郁低落的情绪。护理人员和家属应全力配合,疏导患者的心情。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4]。根据患者的病情将疗效分为治愈、有效、无效三个阶段。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束后,将所有的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 17.0统计学软件中,录入过程中确保真实客观,以95%作为可信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治疗后,两种治疗方法均取得一定的疗效,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中,治愈34例(85%),有效5例(12.5%),无效1例(2.5%),总有效率为97.5%;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中,治愈27例(67.5%),有效8例(20%),无效5例(12.5%),总有效率为87.5%。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n(%)]
组别n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4034(85.0)5(12.5)1(2.5)39(97.5)
对照组4027(67.5)8(20.0)5(12.5)35(87.5)
3 讨 论
腮腺是涎液腺中最大的腺体,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主,或单侧或双侧,病因为感染性,免疫性、阻塞性肿大等,最常见为感染引起的腮腺炎,多见于细菌性和病毒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局部红肿、热、痛、白细胞增多等。最常见的为流行性腮腺炎,其特征为非化脓性肿胀,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器官[5]。因此,及时治疗腮腺炎以及合理护理极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常规西医西药治疗法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腮腺炎的效果较好,安全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巧霞.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5):815.
[2]闫秋霜,杨光辉,王吉英,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化脓性腮腺炎1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5):827.
[3]陈赛琴.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腮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12):203-204.
[4]刘翠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腮腺炎208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8):61.
[5]李国秀.中西医结合干预腮腺炎的效果与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7):135-136. (陈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