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15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794904
全血肌钙蛋白的高低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年第11期
     【摘要】目的 探讨全血肌钙蛋白的高低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口服阿司匹林等治疗;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水平,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cTnI、Mb和CK-MB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价为显效和有效的患者的cTnI水平明显低于无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TnI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I可早期诊断AMI并预判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全血肌钙蛋白;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预后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1..02

    心肌肌钙蛋白(cTn)作为心肌损伤标志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已成为判断心肌损伤特别是AMI的“金标准”[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AMI患者和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全血肌钙蛋白的高低与AMI患者死亡率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AMI患者8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47例,女44例,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60.3±8.7)岁。梗死区部位:前壁21例、下壁29例、侧壁15例、右心室1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7年WHO发布的AMI的诊断标准[2]。选择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在一般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

    对照组于体检时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肝素抗凝,其中150 μL用于检测cTnI,其余用于分离血浆测定Mb及CK-MB。观察组于发病后4 h取血并分离血清,测定cTnI、Mb和CK-MB的水平。患者入院时即检测cTnI,以后每4 h进行1次,达到峰值后每2天检测1次,直到恢复正常。仪器为德国Siemens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正常标准:cTnI<0.04 μg/L;

    Mb<146.9 μg/L;CK-MB<400 U/L[3]。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取口服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治疗,持续治疗和观察8周。治疗后统计两组cTnI、Mb和CK-MB水平及预后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心功能判断为Ⅰ级或改善2级以上;有效:患者心功能改善Ⅰ级;无效:患者心功能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cTnI、Mb和CK-MB水平比较

    观察组cTnI、Mb和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AMI预后患者cTnI比较

    治疗8周后,80例患者中显效44例、有效20例、无效16例。cTnI含量为0.03~1.02 μg/L,无效、有效和显效患者的cTnI水平逐渐升高。显效和有效患者的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效患者(P<0.05)。见表2。

    2.3 两组cTnI水平比较

    观察组cTnI为(1.13±0.43)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1±0.0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AMI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死亡率较高,延迟确诊会引起患者的死亡或病情加重,所以AMI的快速诊断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同于CK-MB相比,cTnI作为心肌细胞损伤的重要生化指标,具有更高的特异性[4]。研究表明,cTnI不像Mb在缺血时即刻就进人体血浆,而是在心肌细胞损伤坏死后才入血,一般在心肌细胞损伤后3~6 h外周血浆中浓度很快增高,峰值在l2~24 h出现,可持续7~14天,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CK-MB。研究表明,随着cTnI的升高,患者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使用cTnI水平进行检测,可及时发现心肌受损的患者,并给予早期的干预治疗,对其的康复和救治成功有一定的

    帮助。

    本研究也表明,健康体检者的cTnI水平很低,当AMI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时,cTnI显著升高。采取积极的干预治疗后,显效和有效患者的cTnI水平明显降低,远低于无效患者的水平。患者出现死亡时,cTnI水平显著升高。cTnI水平与AMI患者的预后有直接的关联性,其水平值高低与AMI患者死亡存在一定的关系[5]。cTnI可以作为AMI早期诊断的指标,也可用于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宋 雷,邱 洪,吴 元,等.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30天预后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10):19-20.

    [2]李 彬,王永霞,谢世阳,等.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中医药治疗实验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7:23-24.

    [3]张晓静.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急诊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25:39.

    [4]龙崇荣,李 进,喻 恒,等.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现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2(9):1310-1311.

    [5]王雪莹,吴玉敏.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21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9):223-224. (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