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15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2793251
中医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2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年第15期
     【摘要】目的 观察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使用中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通过中药内服并行针灸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进行中医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15..02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消化不良症候群,是临床的常见病症,目前还没有明确相关的发病机制[1]。患者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疼痛胀气、反酸厌食、早饱腹胀等。根据中医相关文献记载,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通常是因为情志不遂、饮食伤胃或劳倦伤脾发病,其病变在胃,并涉及于肝脾[2]。传统的治疗一般是对患者使用西药,但长期服用容易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本研究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消化不良患者,使用中医内服并行针灸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37.2±2.3)岁。病程6~72月,平均病程42月,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疼痛胀气、反酸厌食等病症。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吗丁啉片进行治疗,每日早中晚口服,10 mg/次,必须饭前30 min服药。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药口服及针灸治疗,中药的处方如下:党参

    20 g,香附15 g,柴胡15 g,白术10 g,半夏10 g,陈皮10 g,枳壳10 g,广木香6 g,炙甘草6 g,白豆蔻

    6 g,吴茱萸6 g,黄连6 g,干姜5 g,水煎服,1剂/d;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每天针灸1次,以患者的中脘、气海以及足三里穴为主,以公孙、阴陵泉以及内关穴为辅,进行温针灸的治疗,并对脾胃气虚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进行顺推和轻推等按摩,1次/d。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禁食辛辣或者刺激性的食物。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由患者匿名填写满意度调查表。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并无复发;有效:患者的主要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患者的主要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中医当中属于“脘痞”“腹胀”“胃痛”等范畴,病因多为脾胃虚弱,从而导致患者的瘀血内阻和气机不利[3]。在人体中,胃和脾有着密切的关系,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受纳,而脾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运化,二者在正常人的机体中会互相协调,但是在病理情况下亦会相互影响[4]。如果病情反复,长期无法治愈,那么将导致脾气受损。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药物选择的是中药汤剂,该处方中的药材均具有消除痞满、行气的功效,对积食和腹胀有较好的疏通疗效。其中木香中含有木香内酯这一成分,能够对胃黏膜细胞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从而促进胃动素的分泌以加速胃的排空,同时刺激大肠,强化肠壁的收缩能力。此外,中医当中的针灸疗法能够通过对穴位的准确刺激,起到预防疾病的功效,并能够调解脏腑功能、醒脑止痛、舒筋通络[5]。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针灸疗法,所选的穴位包括了中脘穴、气海穴以及足三里穴,多个穴位配合进行针灸能够起到益气活血、温经散寒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运化功能。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古中医学中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主要是因为饮食伤胃、情志不遂以及劳倦伤脾,胃脾有所伤,病变主要在胃部,累及肝脾[6]。而药方当中的党参、香附、白术、柴胡等均能够起到疏通积食和腹胀,强化胃部功能的作用。尤其是香附,在理气宽中、疏肝解郁、调经止痛方面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由于它有镇痛的作用,所以在临床上经常用于治疗气郁疼痛。而白术能够调整胃肠道的运动功能,同时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造血功能,有研究发现白术在抗肿瘤、抗凝血、降血糖等方面也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柴胡在现代药理学的研究中已经被证实了具有退热、解热、镇痛、镇静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解除胸闷胀痛,起到开郁调经的作用,此外,柴胡对结核杆菌以及流感病毒能够起到抑制作用,在抗肝损伤方面也有着非常好的疗效。而针灸作为中医当中的独特疗法之一,能够通过对患者穴位的刺激达到对五脏的调理作用。二者结合,能够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使患者的疗效有了显著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中医内服并行针灸的治疗方案能够取得显著疗效,且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和

    应用。

    参考文献

    [1]陆 红.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16):123.

    [2]王郁姣,王利军.矩阵针灸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J].西部中医药,2013,26(3):60-61.

    [3]刘从安.中医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21):99-99,101.

    [4]饶 晶.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探讨[J].现代养生B,2014,(3):244.

    [5]史 艳,吴 节,邱 峙,等.赵氏雷火灸配合针刺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1):181,183.

    [6]徐碧林,吴 伟,张伟清,等.温针灸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1):58.

    本文编辑:高雅晨 (柳秀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