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15年第29期
编号:12877508
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1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年第29期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急救,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急救的过程中采用呋塞米、多巴胺联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梗消失时间、救治总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救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常规急救的同时,联合应用呋塞米、多巴胺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疗效显著,急救有效率高,该种急救方法安全可靠,可进行临床广泛性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梗死;急救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29.064.02

    在临床上,冠心病属于高危疾病,其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其中一种高危并发症就是心肌梗死。其主要由于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血栓的问题,进而诱发心肌坏死,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13.4%的冠心病患者诱发心肌梗死,其中致死率在3%左右,对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威胁。而由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疾病的严重危害性,临床上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急救,快速的控制患者的病情,使患者能够转危为安,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本次的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急救的同时,采用呋塞米、多巴胺联合治疗,并对疗效进行了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男10例,女14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为56.4岁。对照组男11例,女13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为55.1岁。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急救,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控、口服阿司匹林静脉滴注尿激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等。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呋塞米、多巴胺联合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推注呋塞米,20 mg/次,同时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多巴胺,20 mg/次。在急救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如果发现异常,需要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心梗消失时间、救治总时间、救治有效率、心电图恢复正常的时间进行对比观察。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梗消失时间、救治总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救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上,冠心病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也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的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如果救治不及时或者救治效果不佳,患者随时可能失去生命,对其造成巨大的伤害。此外,在我国很多的患者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疾病了解较少,没有进行针对性的诊断及治疗,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不断的增高,对患者造成巨大的伤害。冠心病心肌梗死疾病主要的发病原因在于患者心肌处于急性的、持续性的缺氧、缺血状态下,心肌出现坏死,甚至是诱发更大的危险。因此,针对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疾病需要采取有效的急救方式,使患者能够快速的脱离生命危险,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本次的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急救的同时,联合应用呋塞米、多巴胺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急救法,从急救效果上看,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更短、救治有效率更高。因此,临床针对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疾病,采用常规急救法联合应用呋塞米、多巴胺能够实现最佳的疗效,进而促进患者疾病的彻底康复。

    此外,在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患者情况不同,加之部分老年患者合并有其他重点疾病,如恶性肿瘤等,因此,在应用呋塞米、多巴胺等药物的过程中,需要科学的把握药物的剂量,避免由于药物剂量过大影响到治疗的安全,而药物剂量过小将影响到对患者的救治效果。因此,只有合理的把握呋塞米、多巴胺等药物的剂量,才能够确保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疗效,促进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在针对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急救中,采用常规急救法联合呋塞米、多巴胺等药物疗效显著,可将其作为冠心病心肌梗死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http://www.100md.com(陆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