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海教授治疗冠心病用药经验总结
【摘要】李庆海教授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冠心病研究所所长,从医40余年,对冠心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经验。李师认为,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之范畴,气虚为本,痰瘀为标,本虚标实。针对气虚痰瘀互结之病机及病情顽固的临床特点,制定了益气祛痰活血的治疗原则,擅用益气药、祛痰药、活血药药对相须配伍,随证施以重剂,疗效卓著。
【关键词】李庆海;冠心病;用药经验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5.0.02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综合征[1],归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李庆海教授系河南中医药大学冠心病研究所所长,幼承家训,熟读经典,临证40载,学识具丰,擅治疑难杂症,尤其冠心病疗效卓著。李师认为,冠心病以气虚为本、痰瘀为标,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随着经济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过食肥甘,易生痰聚湿,现代生活方式运动少,血流变缓,尤其中老年人,易劳倦体虚,以上诸因易致气虚痰瘀互结的病机形成,成为胸痹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李师擅用益气祛痰活血之治法,临床上每每获效显著。现将李师临床治疗冠心病常用药物及运用药量总结如下。
1 益气药
黄芪,味甘专补气,张锡纯谓其“善治大气下陷”,李师认为胸痹多见胸闷,伴气短乏力,病情顽固,由此可见邪之盛而气之衰。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运行,祛瘀而不伤正。且用黄芪,一则量大,二则生用,往往效如桴鼓。故治疗胸痹之症,重用生黄芪为君,根据患者气短乏力之轻重、脉之强弱,常以30 g起用,期间根据患者病情进展,逐渐增加,最大可用至120 g。
白术,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前人誉之“味重金浆,芳渝玉液,百邪外御,五脏内充”。李师根据患者舌苔厚薄滑润,有无齿痕,运用生白术15-50g,以生者力锐,健运体内痰瘀之邪,助君药黄芪补中益气。凡老年人便秘,亦重用生白术,复能缓脾生津,津润则便畅。患者痰湿过重,大便溏泄,次数增加,则用炒白术20~30 g,健脾祛湿止泻,效欠佳,则改用土炒白术燥湿止泻。白术温补脾土,土旺则能中央健,中央健则气机调,气机调精微布散,气血周流,痰瘀自消。起到承上扶正,启下祛邪的作用。
病情进一步发展,胸闷气喘,脉微欲绝,甚则“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根据患者胸闷气喘的程度及其他症状,常用参类与黄芪、白术相须而用,助扶正祛邪之功。脾肺气虚、津伤口渴、气血两虚者,加性味甘平之党参15~30 g,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气阴不足,火不盛者,加太子参20~30 g,补肺脾之气,兼能养阴生津;气阴两伤而火盛者,当用西洋参6~10 g,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元气欲脱、虚喘脉微者,急用人参细粉6 g冲服,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2 祛痰药
全瓜蒌,甘苦,可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本品甘寒而润,利气开郁,导痰浊下行而奏宽胸散结之效。根据患者舌苔之厚腻、脉之强弱、大便之干溏,而用之10~40 g。常以酒薤白15~30 g,以其辛散苦降,温通胸阳、行气活血,与之相须而用,一除痰结,一通瘀滞,相辅相成,为治胸痹之要药,可使胸中阳气宣通,痰浊消除,气血通畅,胸痹自除。
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化痰之要药,尤善治脏腑痰湿。根据患者肢体沉重、形体胖瘦、纳呆以及结合舌脉,李师擅用法半夏10~30 g,取其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辛开散结,化痰消痞。并配伍陈皮10~20 g,取其辛香而行,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二者相须而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善调中焦以除生痰之源,善疏气机而能行气通痹。
3 活血药
丹参,苦寒,归心、心包、肝经。功善活血祛瘀,通行血脉,性微寒而缓,能去瘀生新而不伤正。《本草纲目》谓其“能破宿血,补新血”。
三七,甘、味苦,温,归肝、胃经。入肝经血分,功善止血,又能化瘀生新,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为治瘀血诸症之佳品。三七粉3~6 g,冲服,既散瘀活血,又防诸破血药之峻,且合君药补虚强壮而扶正也。
水蛭,咸苦入肝,破血通经,逐瘀消癥。《本草汇言》:“水蛭,逐恶血、瘀血之药也。”李师取其性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临床常以3~5 g水蛭粉冲服为佳,或以水蛭6~10 g煎服。水蛭粉冲服时,沸水烫之,一杀其中虫卵,二杀其腥臭之味以助冲服。
三棱,辛苦、温;莪术,辛苦、平。二者皆归肝、脾经,功效及所治病症基本相同。其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破血散瘀,消癥化积,行气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食积日久而成的癥瘕积聚以及气滞、血瘀、食停、寒凝所致的诸般痛证。李师常根据患者痹痛之轻重、唇色之深浅、舌下静脉曲张瘀滞的程度,配用三棱、莪术各10~30 g,相须为用佐助君药,则破血消积之力尤甚,且久服无痹。
现代药理研究: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有肯定的作用,其药理作用大多是综合性的。益气药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改善心肌缺血,对于心肌收缩力的增强具有重要作用。经方治疗胸痹多以祛痰药配伍,方瓜蒌薤白类方[2]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类疾病,其作用包括心肌保护、调节血管内活性因子或酶的活性、调控血流变学等多种途径。活血药[3]的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改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和改善微循环等方面。因此,具有明显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综上所述,李庆海教授针对胸痹之沉珂顽疾,临证当机立断,用药精确严谨,擅用药对相须配伍,随证施量,药专力宏。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李师强调量之大小,必须在辨证审因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因人,符合当前病情与机体的情况为宜。冠心病属急危重症,患者就诊时皆本虚标实,必然要求立方力专效宏,以达到重剂起沉疴,方能力挽狂澜,破磊擒王,才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如果剂量过小,则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临床侍诊时,需细心揣摩方能真正领悟其用药之法。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2]孙晓业,吴红华,张 鹏.瓜蒌薤白类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3,24(11):1044-1046.
[3]陈 晨,刘 倩,高 华.活血化瘀药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事,2011,25(6):603-605.
本文编辑:刘帅帅, 百拇医药(王雪臣 魏鹏路 刘杰 李庆海)
【关键词】李庆海;冠心病;用药经验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5.0.02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综合征[1],归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李庆海教授系河南中医药大学冠心病研究所所长,幼承家训,熟读经典,临证40载,学识具丰,擅治疑难杂症,尤其冠心病疗效卓著。李师认为,冠心病以气虚为本、痰瘀为标,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随着经济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过食肥甘,易生痰聚湿,现代生活方式运动少,血流变缓,尤其中老年人,易劳倦体虚,以上诸因易致气虚痰瘀互结的病机形成,成为胸痹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李师擅用益气祛痰活血之治法,临床上每每获效显著。现将李师临床治疗冠心病常用药物及运用药量总结如下。
1 益气药
黄芪,味甘专补气,张锡纯谓其“善治大气下陷”,李师认为胸痹多见胸闷,伴气短乏力,病情顽固,由此可见邪之盛而气之衰。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运行,祛瘀而不伤正。且用黄芪,一则量大,二则生用,往往效如桴鼓。故治疗胸痹之症,重用生黄芪为君,根据患者气短乏力之轻重、脉之强弱,常以30 g起用,期间根据患者病情进展,逐渐增加,最大可用至120 g。
白术,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前人誉之“味重金浆,芳渝玉液,百邪外御,五脏内充”。李师根据患者舌苔厚薄滑润,有无齿痕,运用生白术15-50g,以生者力锐,健运体内痰瘀之邪,助君药黄芪补中益气。凡老年人便秘,亦重用生白术,复能缓脾生津,津润则便畅。患者痰湿过重,大便溏泄,次数增加,则用炒白术20~30 g,健脾祛湿止泻,效欠佳,则改用土炒白术燥湿止泻。白术温补脾土,土旺则能中央健,中央健则气机调,气机调精微布散,气血周流,痰瘀自消。起到承上扶正,启下祛邪的作用。
病情进一步发展,胸闷气喘,脉微欲绝,甚则“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根据患者胸闷气喘的程度及其他症状,常用参类与黄芪、白术相须而用,助扶正祛邪之功。脾肺气虚、津伤口渴、气血两虚者,加性味甘平之党参15~30 g,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气阴不足,火不盛者,加太子参20~30 g,补肺脾之气,兼能养阴生津;气阴两伤而火盛者,当用西洋参6~10 g,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元气欲脱、虚喘脉微者,急用人参细粉6 g冲服,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2 祛痰药
全瓜蒌,甘苦,可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本品甘寒而润,利气开郁,导痰浊下行而奏宽胸散结之效。根据患者舌苔之厚腻、脉之强弱、大便之干溏,而用之10~40 g。常以酒薤白15~30 g,以其辛散苦降,温通胸阳、行气活血,与之相须而用,一除痰结,一通瘀滞,相辅相成,为治胸痹之要药,可使胸中阳气宣通,痰浊消除,气血通畅,胸痹自除。
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化痰之要药,尤善治脏腑痰湿。根据患者肢体沉重、形体胖瘦、纳呆以及结合舌脉,李师擅用法半夏10~30 g,取其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辛开散结,化痰消痞。并配伍陈皮10~20 g,取其辛香而行,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二者相须而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善调中焦以除生痰之源,善疏气机而能行气通痹。
3 活血药
丹参,苦寒,归心、心包、肝经。功善活血祛瘀,通行血脉,性微寒而缓,能去瘀生新而不伤正。《本草纲目》谓其“能破宿血,补新血”。
三七,甘、味苦,温,归肝、胃经。入肝经血分,功善止血,又能化瘀生新,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为治瘀血诸症之佳品。三七粉3~6 g,冲服,既散瘀活血,又防诸破血药之峻,且合君药补虚强壮而扶正也。
水蛭,咸苦入肝,破血通经,逐瘀消癥。《本草汇言》:“水蛭,逐恶血、瘀血之药也。”李师取其性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临床常以3~5 g水蛭粉冲服为佳,或以水蛭6~10 g煎服。水蛭粉冲服时,沸水烫之,一杀其中虫卵,二杀其腥臭之味以助冲服。
三棱,辛苦、温;莪术,辛苦、平。二者皆归肝、脾经,功效及所治病症基本相同。其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破血散瘀,消癥化积,行气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食积日久而成的癥瘕积聚以及气滞、血瘀、食停、寒凝所致的诸般痛证。李师常根据患者痹痛之轻重、唇色之深浅、舌下静脉曲张瘀滞的程度,配用三棱、莪术各10~30 g,相须为用佐助君药,则破血消积之力尤甚,且久服无痹。
现代药理研究: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有肯定的作用,其药理作用大多是综合性的。益气药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改善心肌缺血,对于心肌收缩力的增强具有重要作用。经方治疗胸痹多以祛痰药配伍,方瓜蒌薤白类方[2]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类疾病,其作用包括心肌保护、调节血管内活性因子或酶的活性、调控血流变学等多种途径。活血药[3]的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改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和改善微循环等方面。因此,具有明显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综上所述,李庆海教授针对胸痹之沉珂顽疾,临证当机立断,用药精确严谨,擅用药对相须配伍,随证施量,药专力宏。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李师强调量之大小,必须在辨证审因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因人,符合当前病情与机体的情况为宜。冠心病属急危重症,患者就诊时皆本虚标实,必然要求立方力专效宏,以达到重剂起沉疴,方能力挽狂澜,破磊擒王,才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如果剂量过小,则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临床侍诊时,需细心揣摩方能真正领悟其用药之法。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2]孙晓业,吴红华,张 鹏.瓜蒌薤白类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3,24(11):1044-1046.
[3]陈 晨,刘 倩,高 华.活血化瘀药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事,2011,25(6):603-605.
本文编辑:刘帅帅, 百拇医药(王雪臣 魏鹏路 刘杰 李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