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 比较单用依那普利和联用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依那普利组和联合用药组各43例。依那普利组单用依那普利治疗,联合用药组联用美托洛尔治疗,连续用药三个月。结果 治疗3个月后,依那普利组和联合用药组血压总有效率分别为76.7%、86.1%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优于依那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用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依那普利,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依那普利;高血压病;美托洛尔;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4.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9.0.02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是一类由多个基因、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所致的复杂遗传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1]。临床上降压药品种繁多,但是由于疗效和不良反应在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患者的间断治疗和不断换药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并延误了患者治疗。本研究分别对两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单用依那普利和联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男48例,女38例,平均年龄(66.3±5.4)岁,平均病程(22.1±3.6)年,所有病人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中的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并排除诊断明确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患有单纯舒张期高血压,肺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病,心竭,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依那普利组: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61.3±12.8)岁,平均病程(23.4±1.5)年,收缩压为(163±5)mmHg,舒张压为(117±4)mmHg。联合用药组: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63.6±8.9)岁,收缩压(172±6)mmHg,舒张压为(115±6)mmHg。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依那普利组患者单用依那普利治疗,首次使用2.5 mg/d,用药1周后,根据患者血压及耐受情况调整用量,最大用量为20 mg/d。联合用药组在使用依那普利基础上同时服用美托洛尔,首次使用25 mg/d,用药1周后,根据患者血压及耐受情况调整用量,最大用量为150 mg/d。
1.3 疗效评价
疗效分为无效、有效和显效。①无效: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下降不明显;②有效:舒张压(DBP)下降≥10 mmHg或者收缩压(SBP)下降≥20 mmHg;③显著:舒张压(DBP)降至正常或收缩压(SBP)下降≥30 mmHg。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后血压变化
开始治疗前,依那普利组和联合用药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月后,两组血压都降低,用药3月后,两组血压明显降低,联合用药组血压下降程度明显大于依那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疗效比较
治疗4个月后,依那普利组和联合用药组血压有效率分别为76.7%、86.1%,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优于依那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我国是原发性高血压病高发区,而且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传统高血压治疗方式一般选用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一种或两种。这些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被证明在降压方面疗效确切而稳定,被用作降压治疗的基本药物。依那普利在肝内被水解为依那普利拉活性物质,成为一种竞争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引起循环肾素活性增高,醛固酮减少,血管阻力减低,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3]。美托洛尔是一种常见β受体拮抗剂,可以选择性抑制β1受体,可以缓减心率及抑制心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4]。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的降压机制不同,所以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本文比较了单用依那普利和联用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依那普利组单用依那普利治疗,大部分患者疗效尚可,舒张压和收缩压都有一定的下降,但总有效率仅为76.7%,比较低。联合用药组使用依那普利联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其有效率明显高于依那普利组,高达86.1%,且联合用药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程度明显优于依那普利组。
综上所述,依那普利联用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依那普利,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细江,尹瑞兴.中国高血压流行病学现状[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2.
[2]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9(5):701-708.
[3]张 玲,牛建生.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9).
[4]刘青青,陈 瑶,肖雨婷.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对糖脂代谢影响的对比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9):1035-1037., 百拇医药(刘金生)
【关键词】依那普利;高血压病;美托洛尔;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4.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9.0.02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是一类由多个基因、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所致的复杂遗传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1]。临床上降压药品种繁多,但是由于疗效和不良反应在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患者的间断治疗和不断换药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并延误了患者治疗。本研究分别对两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单用依那普利和联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男48例,女38例,平均年龄(66.3±5.4)岁,平均病程(22.1±3.6)年,所有病人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中的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并排除诊断明确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患有单纯舒张期高血压,肺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病,心竭,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依那普利组: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61.3±12.8)岁,平均病程(23.4±1.5)年,收缩压为(163±5)mmHg,舒张压为(117±4)mmHg。联合用药组: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63.6±8.9)岁,收缩压(172±6)mmHg,舒张压为(115±6)mmHg。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依那普利组患者单用依那普利治疗,首次使用2.5 mg/d,用药1周后,根据患者血压及耐受情况调整用量,最大用量为20 mg/d。联合用药组在使用依那普利基础上同时服用美托洛尔,首次使用25 mg/d,用药1周后,根据患者血压及耐受情况调整用量,最大用量为150 mg/d。
1.3 疗效评价
疗效分为无效、有效和显效。①无效: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下降不明显;②有效:舒张压(DBP)下降≥10 mmHg或者收缩压(SBP)下降≥20 mmHg;③显著:舒张压(DBP)降至正常或收缩压(SBP)下降≥30 mmHg。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后血压变化
开始治疗前,依那普利组和联合用药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月后,两组血压都降低,用药3月后,两组血压明显降低,联合用药组血压下降程度明显大于依那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疗效比较
治疗4个月后,依那普利组和联合用药组血压有效率分别为76.7%、86.1%,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优于依那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我国是原发性高血压病高发区,而且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传统高血压治疗方式一般选用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一种或两种。这些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被证明在降压方面疗效确切而稳定,被用作降压治疗的基本药物。依那普利在肝内被水解为依那普利拉活性物质,成为一种竞争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引起循环肾素活性增高,醛固酮减少,血管阻力减低,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3]。美托洛尔是一种常见β受体拮抗剂,可以选择性抑制β1受体,可以缓减心率及抑制心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4]。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的降压机制不同,所以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本文比较了单用依那普利和联用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依那普利组单用依那普利治疗,大部分患者疗效尚可,舒张压和收缩压都有一定的下降,但总有效率仅为76.7%,比较低。联合用药组使用依那普利联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其有效率明显高于依那普利组,高达86.1%,且联合用药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程度明显优于依那普利组。
综上所述,依那普利联用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依那普利,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细江,尹瑞兴.中国高血压流行病学现状[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2.
[2]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9(5):701-708.
[3]张 玲,牛建生.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9).
[4]刘青青,陈 瑶,肖雨婷.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对糖脂代谢影响的对比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9):1035-1037., 百拇医药(刘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