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16年第31期
编号:13072007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第31期
     【关键词】冠脉造影;心源性猝死;

    【中图分类号】R54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1.0.03

    随着冠脉造影日益增多,心血管介入医师常会遇到因为胸痛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其中部分患者心外膜冠状动脉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但造影剂在冠脉血管内充盈和排空却明显延迟,提示冠脉血流灌注延迟,这種现象被称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flow phenomenon,CSFP)。冠脉慢血流现象最先由Tambe等[1]于1972年通过分析6例胸痛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后提出,它是指除外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扩张、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结缔组织疾病等因素外,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冠状动脉不存在明显病变,冠脉内血流却发生灌注延迟的现象[2]。有研究表明[3-6],CSFP与心律失常、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不良事件有密切联系。在对疑似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时,CSFP的检出率约占1%~7%[7-8]。虽然CSFP已经被提出几十年,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将CSFP的可能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1 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评价指标

    冠状动脉造影是临床工作中诊断慢血流现象最直观、最简单的方法。介入工作者通常用TIMI血流分级评价冠脉血流速度,通过判断冠脉造影时对比剂到达远端血管的时间来评价冠状动脉血流的速度和灌注的完全性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