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体位摆放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体位摆放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52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26)和护理干预组(n=26)两组,对体位摆放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体位摆放并发症7.7%(2/26)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6.9%(7/26)(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体位摆放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体位摆放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6..02
外科手术成功的基础为手术体位,整个手术团队成员应该充分重视手术体位[1]。近年来,外科手术需求在不断进步的科技的作用下也有改变发生,一些新型、疑难大手术一方面要使患者处于安全卧位,另一方面将足够的术野提供出来,但是,体位摆放受到患者本身自然条件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巡回护士应该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体位细节及可能发生的损伤以充分重视[2]。本研究比较了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在降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体位摆放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52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有手术适应症;排除标准:将有重大疾病等患者排除在外。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26)和护理干预组(n=26)两组。护理干预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6例,年龄43~77岁,平均(62.3±10.1)岁,15例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1例为股骨颈骨折。常规护理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6例,年龄43-78岁,平均(63.6±10.2)岁,16例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0例为股骨颈骨折。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体位摆放护理,帮助患者取健侧卧位;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细致体位摆放护理,具体操作为:术前1天巡回护士去病房向主管医师对患者手术方式、手术难点等进行了解,将手术室等情况常规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对其紧张情绪进行有效的缓解。依据全髋关节手术特点将侧卧位易损伤部位及以受压点图册制作出来,然后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讲解,使其对手术体位进行更直观的了解,并对手术体位产生的风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临床工作更为理解,对手术进行更好的配合。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后,将泡沫敷料贴在健侧肩峰、髂前上棘、膝部外侧等骨隆突支点,让患者在有厚海绵垫的手术床上90°侧卧,将头圈垫在患者头部,在圈中放置耳廓,以对其受压的现象进行有效的预防。将腋垫垫在健侧腋下和腋窝相距10 cm处,悬空腋窝,对下臂受压的现象进行有效的预防。将海绵垫包裹在骨盆固定器上,在耻骨联合及骶尾部固定。将长海绵垫垫在两下肢间,其平行于身体纵轴。将患侧手臂固定于垫有保暖棉垫的可调节托手架并用约束带固定,在托手板上平伸健侧手臂。双臂外展不超过90°,避免臂丛神经损伤。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腋下、耻骨联合处、尾骨处皮肤压疮及上肢麻木等体位摆放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 20.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两组患者的体位摆放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比较,检验标准a=0.05。
2 结 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体位摆放并发症7.7%(2/26)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6.9%(7/26)(P<0.05),具体。见表2。
3 讨 论
整个手术过程中手术野的显露、手术成功与否、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等均受到患者麻醉后体位摆放及术中体位护理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应该使体位摆放和手术要求相符,保证清晰的手术野,为手术操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还应该对神经肌肉在肢体过度牵拉及受压的情况下损伤麻痹及术后疼痛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避免,对呼吸及循环功能进行充分保持,使患者的舒适及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侧卧位体位的挑战性极大,传统手术体位摆放主要使麻醉需求及手术操作得到有效满足,通常情况下没有给予患者体位摆放并发症以充分重视。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对相关知识进行不断的学习总结,对体位用具进行改良,将一方面使麻醉、手术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另一方面使患者更为安全的体位摆放方法探尋出来。
护理干预中术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促进患者对手术紧张、恐惧等心理状态的减轻,将战胜困难的信心树立起来,促进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产生的减少;术中护理过程中针对患者关键环节对患者进行体位摆放护理,促进了并发症发生几率的降低,如皮肤压疮、神经损伤等[4]。在对患者关键部位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将很多自制的具有更强的保护性的产品充分利用了起来,切实有效地做好所有细节,对患者进行全面保护,将一个舒适、安全的手术环境营造给了患者,使患者从手术期安全顺利度过[5]。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体位摆放并发症7.7%(2/26)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6.9%(7/26)(P<0.05),充分证实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基于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所有患者的体位需求,在整个手术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体位摆放并发症发生率。
总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体位摆放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 力,吴欣娟.安全手术体位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53.
[2]唐 娟,罗 俊.髋关节置换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3):49-51.
[3]苟相国.改良侧卧位手术体位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13-14.
[4]杨 丹,杨 波,王春梅.手术患者侧卧位上肢约束带的制作与应用[J].护理学报,2013,20(7A):28.
本文编辑:李 豆, http://www.100md.com(黄秀兰)
【关键词】护理干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体位摆放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6..02
外科手术成功的基础为手术体位,整个手术团队成员应该充分重视手术体位[1]。近年来,外科手术需求在不断进步的科技的作用下也有改变发生,一些新型、疑难大手术一方面要使患者处于安全卧位,另一方面将足够的术野提供出来,但是,体位摆放受到患者本身自然条件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巡回护士应该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体位细节及可能发生的损伤以充分重视[2]。本研究比较了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在降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体位摆放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52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有手术适应症;排除标准:将有重大疾病等患者排除在外。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26)和护理干预组(n=26)两组。护理干预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6例,年龄43~77岁,平均(62.3±10.1)岁,15例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1例为股骨颈骨折。常规护理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6例,年龄43-78岁,平均(63.6±10.2)岁,16例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0例为股骨颈骨折。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体位摆放护理,帮助患者取健侧卧位;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细致体位摆放护理,具体操作为:术前1天巡回护士去病房向主管医师对患者手术方式、手术难点等进行了解,将手术室等情况常规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对其紧张情绪进行有效的缓解。依据全髋关节手术特点将侧卧位易损伤部位及以受压点图册制作出来,然后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讲解,使其对手术体位进行更直观的了解,并对手术体位产生的风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临床工作更为理解,对手术进行更好的配合。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后,将泡沫敷料贴在健侧肩峰、髂前上棘、膝部外侧等骨隆突支点,让患者在有厚海绵垫的手术床上90°侧卧,将头圈垫在患者头部,在圈中放置耳廓,以对其受压的现象进行有效的预防。将腋垫垫在健侧腋下和腋窝相距10 cm处,悬空腋窝,对下臂受压的现象进行有效的预防。将海绵垫包裹在骨盆固定器上,在耻骨联合及骶尾部固定。将长海绵垫垫在两下肢间,其平行于身体纵轴。将患侧手臂固定于垫有保暖棉垫的可调节托手架并用约束带固定,在托手板上平伸健侧手臂。双臂外展不超过90°,避免臂丛神经损伤。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腋下、耻骨联合处、尾骨处皮肤压疮及上肢麻木等体位摆放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 20.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两组患者的体位摆放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比较,检验标准a=0.05。
2 结 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体位摆放并发症7.7%(2/26)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6.9%(7/26)(P<0.05),具体。见表2。
3 讨 论
整个手术过程中手术野的显露、手术成功与否、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等均受到患者麻醉后体位摆放及术中体位护理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应该使体位摆放和手术要求相符,保证清晰的手术野,为手术操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还应该对神经肌肉在肢体过度牵拉及受压的情况下损伤麻痹及术后疼痛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避免,对呼吸及循环功能进行充分保持,使患者的舒适及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侧卧位体位的挑战性极大,传统手术体位摆放主要使麻醉需求及手术操作得到有效满足,通常情况下没有给予患者体位摆放并发症以充分重视。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对相关知识进行不断的学习总结,对体位用具进行改良,将一方面使麻醉、手术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另一方面使患者更为安全的体位摆放方法探尋出来。
护理干预中术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促进患者对手术紧张、恐惧等心理状态的减轻,将战胜困难的信心树立起来,促进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产生的减少;术中护理过程中针对患者关键环节对患者进行体位摆放护理,促进了并发症发生几率的降低,如皮肤压疮、神经损伤等[4]。在对患者关键部位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将很多自制的具有更强的保护性的产品充分利用了起来,切实有效地做好所有细节,对患者进行全面保护,将一个舒适、安全的手术环境营造给了患者,使患者从手术期安全顺利度过[5]。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体位摆放并发症7.7%(2/26)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6.9%(7/26)(P<0.05),充分证实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基于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所有患者的体位需求,在整个手术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体位摆放并发症发生率。
总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体位摆放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 力,吴欣娟.安全手术体位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53.
[2]唐 娟,罗 俊.髋关节置换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3):49-51.
[3]苟相国.改良侧卧位手术体位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13-14.
[4]杨 丹,杨 波,王春梅.手术患者侧卧位上肢约束带的制作与应用[J].护理学报,2013,20(7A):28.
本文编辑:李 豆, http://www.100md.com(黄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