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金匮要略》对老年慢性心衰水肿的意义
【摘要】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诸多临床表现中,最为严重的当属水肿,尤其是对于老年慢性心衰水肿患者来说。该病的发生与《金匮要略》中的水气病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通过对二者关系的客观分析,对于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至关重要。
【关键词】《金匮要略》;老年慢性心衰水肿;意义
【中图分类号】R2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4..01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器质性或功能性心脏疾病,由于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被破坏而逐渐引起的复杂综合征之一,即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终端末期的主要表现,临床特征通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肺淤血、外周水肿以及活动耐量下降等。老年患者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长时间的卧床休息、蛋白血症低和机体功能下降等,因此外周水肿现象十分明显[1]。
1 水肿成因
当心衰发生时,由于心肌收缩力的减弱,心排血量会逐渐减少且静脉回流会受到阻碍,同时由于钠水潴留的影响会增加全身的血容量,由此会导致静脉压不断升高;钠水潴留除了會升高毛细血管流体静压之外,还会阻碍淋巴回流,从而导致组织水肿。
心衰患者基于自身胃肠道和肝淤血,通常会摄入较少的蛋白质、阻碍消化和吸收,且只能合成少量的血浆蛋白,然而随着蛋白的不断减少会逐渐降低血浆胶体的渗透压。促使细胞内液进行向外转移一直到组织间隙,进而水肿会加重[2]。
另外,醛固酮分泌增加在一定程度是导致患者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谈《金匮要略》对老年慢性心衰水肿的意义
现阶段,临床上关于慢性水肿的治疗,西医的原则是对症治疗,如利尿消肿、蛋白质的补充和强心治疗等,而中医上多站在温补脾肾、活血化瘀消肿和益气温阳行等角度,该病在中医上类属于水气病的范畴,接下来本来根据《水气病脉证并治》来指导水肿的治疗。
文章根据脉证的不同分别对各类型水肿在临床上的表现与形成机制进行详细的论述,风水与外邪侵袭、水气泛滥和肺通调失职有很大的关系;皮水与水湿泛滥肌肤和脾失健运有关;正水则是与水湿内聚、阳虚脾肾和水气外溢有关;石水与寒凝水和肾阳衰微有关;黄汗与湿热熏蒸和营卫郁滞有关[3]。文章中关于水气发病机制的描写,类似于水肿的形成机制。
该文章首次将五脏水提出来,这间接表现水肿的发生于五脏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即“病有风水、有皮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4]。五脏水并不是水气直接对五脏形成巨大的侵犯作用,而是一种水气内停的症候表现;心水的症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情烦躁、全身浮肿、短气、不能平卧、肢体困重以及前阴肿等,上述症状高度吻合慢性心力衰竭水肿的症状,与水气凌心和心阳虚肾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文章还将水分、血分和气分提出来,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水分和血分。
关于由于慢性心力衰竭而造成的水肿,现代医学治疗以利尿强心为主,在心衰的标准治疗当中利尿剂始终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重要部分,是唯一能够充分控制和有效消除液体潴留的药物,如袢利尿剂:呋塞米与拉塞米、噻嗪类利尿: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保钾利尿剂和碳酸酐酶利尿剂等。然而,利尿剂长时间的应用,血循环容量不足的情况尽管可以获得有效改善,但是会降低排血量,致使外周各器官不能充分的灌注,进而能够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减少肾血流量,致使器官血液灌注不断减少,最终会加重病情[5];同时,会促使利尿剂抵抗的产生,诱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水电解质功能紊乱等。
文章中明确提出了治疗水肿的方法,指明水气病利小便、发汗的因势诱导的原则。血不利则为水,从而会今后活血化瘀的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还将治疗各类型水气病的方法提出来。即防己黄芪汤来治疗风水表虚,越婢汤治疗夹热;黄汗用黄芪桂枝芍药苦酒汤;正水用麻黄附子汤;甘草麻黄汤治疗皮水,甘草麻黄汤治疗夹热,蒲灰散专治阳郁,防己茯苓汤专治阳虚气郁,由此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理法方药体系。
3 讨 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水肿的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与心肌收缩力减弱、肝淤血和肠道淤血、醛固醇分泌的增加有关,在此基础上基于《金匮要略》,对其治疗水肿治疗的意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文中所涉及到的水肿治疗方法有很多,诸如温阳散热、健脾行气化饮、表里分消、宣肺发汗、益气固表利水等,上述方法在临床治疗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供了多元化的方法来治疗水肿,指导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张碧华,杨莉萍,唐 鹏.慢性心力衰竭与中医相关病证的渊源与发展[J/OL].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09(12):1-3.
[2]吴 灿,邓行行,许时良,李景君.慢性心衰水肿案[J].中国针灸,2014,34(08):797.
[3]张爽爽,何泽云,郭志强,徐 琴,曾海飞.《金匮要略》“里水”析疑[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08):101-102.
[4]雷慧,田玉姣.从《金匮要略》水气病浅谈水肿病的渊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6(04):70-72.
[5]张贤媛.《金匮要略》节讲(十)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续)[J].中国农村医学,1984,33(04):41-42.
本文编辑:吴宏艳, 百拇医药(朱林 朱立厚)
【关键词】《金匮要略》;老年慢性心衰水肿;意义
【中图分类号】R2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4..01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器质性或功能性心脏疾病,由于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被破坏而逐渐引起的复杂综合征之一,即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终端末期的主要表现,临床特征通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肺淤血、外周水肿以及活动耐量下降等。老年患者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长时间的卧床休息、蛋白血症低和机体功能下降等,因此外周水肿现象十分明显[1]。
1 水肿成因
当心衰发生时,由于心肌收缩力的减弱,心排血量会逐渐减少且静脉回流会受到阻碍,同时由于钠水潴留的影响会增加全身的血容量,由此会导致静脉压不断升高;钠水潴留除了會升高毛细血管流体静压之外,还会阻碍淋巴回流,从而导致组织水肿。
心衰患者基于自身胃肠道和肝淤血,通常会摄入较少的蛋白质、阻碍消化和吸收,且只能合成少量的血浆蛋白,然而随着蛋白的不断减少会逐渐降低血浆胶体的渗透压。促使细胞内液进行向外转移一直到组织间隙,进而水肿会加重[2]。
另外,醛固酮分泌增加在一定程度是导致患者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谈《金匮要略》对老年慢性心衰水肿的意义
现阶段,临床上关于慢性水肿的治疗,西医的原则是对症治疗,如利尿消肿、蛋白质的补充和强心治疗等,而中医上多站在温补脾肾、活血化瘀消肿和益气温阳行等角度,该病在中医上类属于水气病的范畴,接下来本来根据《水气病脉证并治》来指导水肿的治疗。
文章根据脉证的不同分别对各类型水肿在临床上的表现与形成机制进行详细的论述,风水与外邪侵袭、水气泛滥和肺通调失职有很大的关系;皮水与水湿泛滥肌肤和脾失健运有关;正水则是与水湿内聚、阳虚脾肾和水气外溢有关;石水与寒凝水和肾阳衰微有关;黄汗与湿热熏蒸和营卫郁滞有关[3]。文章中关于水气发病机制的描写,类似于水肿的形成机制。
该文章首次将五脏水提出来,这间接表现水肿的发生于五脏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即“病有风水、有皮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4]。五脏水并不是水气直接对五脏形成巨大的侵犯作用,而是一种水气内停的症候表现;心水的症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情烦躁、全身浮肿、短气、不能平卧、肢体困重以及前阴肿等,上述症状高度吻合慢性心力衰竭水肿的症状,与水气凌心和心阳虚肾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文章还将水分、血分和气分提出来,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水分和血分。
关于由于慢性心力衰竭而造成的水肿,现代医学治疗以利尿强心为主,在心衰的标准治疗当中利尿剂始终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重要部分,是唯一能够充分控制和有效消除液体潴留的药物,如袢利尿剂:呋塞米与拉塞米、噻嗪类利尿: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保钾利尿剂和碳酸酐酶利尿剂等。然而,利尿剂长时间的应用,血循环容量不足的情况尽管可以获得有效改善,但是会降低排血量,致使外周各器官不能充分的灌注,进而能够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减少肾血流量,致使器官血液灌注不断减少,最终会加重病情[5];同时,会促使利尿剂抵抗的产生,诱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水电解质功能紊乱等。
文章中明确提出了治疗水肿的方法,指明水气病利小便、发汗的因势诱导的原则。血不利则为水,从而会今后活血化瘀的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还将治疗各类型水气病的方法提出来。即防己黄芪汤来治疗风水表虚,越婢汤治疗夹热;黄汗用黄芪桂枝芍药苦酒汤;正水用麻黄附子汤;甘草麻黄汤治疗皮水,甘草麻黄汤治疗夹热,蒲灰散专治阳郁,防己茯苓汤专治阳虚气郁,由此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理法方药体系。
3 讨 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水肿的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与心肌收缩力减弱、肝淤血和肠道淤血、醛固醇分泌的增加有关,在此基础上基于《金匮要略》,对其治疗水肿治疗的意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文中所涉及到的水肿治疗方法有很多,诸如温阳散热、健脾行气化饮、表里分消、宣肺发汗、益气固表利水等,上述方法在临床治疗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供了多元化的方法来治疗水肿,指导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张碧华,杨莉萍,唐 鹏.慢性心力衰竭与中医相关病证的渊源与发展[J/OL].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09(12):1-3.
[2]吴 灿,邓行行,许时良,李景君.慢性心衰水肿案[J].中国针灸,2014,34(08):797.
[3]张爽爽,何泽云,郭志强,徐 琴,曾海飞.《金匮要略》“里水”析疑[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08):101-102.
[4]雷慧,田玉姣.从《金匮要略》水气病浅谈水肿病的渊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6(04):70-72.
[5]张贤媛.《金匮要略》节讲(十)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续)[J].中国农村医学,1984,33(04):41-42.
本文编辑:吴宏艳, 百拇医药(朱林 朱立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