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17年第35期
编号:13250958
CT和MRI联合诊断AVM的临床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1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第35期
     【摘要】目的 探究CT、MRI联合诊断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AVM患者64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先后予以CT、MRI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CT、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94%、89.06%,CT联合MRI诊断符合率为98.44%,CT检查联合MRI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CT、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68,P<0.05)。结论 CT、MRI联合诊断AVM的诊断符合率更高,可以将AVM的征象清晰显示,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CT;MRI;AVM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5..02

    颅脑动静脉畸形(AVM)是指发育异常的脑血管病变,该疾病发生的原因是病变部位的脑动脉、脑静脉之间没有毛细血管,动脉、静脉直接相连,形成短路状态,进而造成脑血流动力学紊乱[1]。颅脑动静脉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出血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极大的威胁作用。予以AVM患者早期准确的诊断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予以预后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究CT和MRI联合诊断AVM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4例AVM患者临床资料,现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我院从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颅脑动静脉畸形患者64例,其中包括男41例,女23例,年龄21至57岁,平均年龄(37.4±4.5)岁,病程1至12年,平均病程(5.7±1.1)年,表现为颅内出血患者17例,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患者12例,表现为癫痫患者8例,上述患者、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的目的均已知晓,自愿参加,签署了同意书,本次研究已经获得医学伦理会批准通过。

    1.2 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后实施CT、MRI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如下:(1)CT检查。应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由GE公司生产)对患者进行CT检查,设置CT扫描仪参数如下:电压120 kv;电流260 mAs;层距5 mm;层厚5 mm,对患者完成CT扫描检查。(2)MRI检查。应用由GE公司生产的1.5T超导磁共振仪对患者进行MRI扫描,设置参数如下:层厚5 mm;层距1 mm,使用SE序列,FLAIR序列TR/TE:350/15 ms,T1W1TR/TE:550 ms/35ms,T2W1 TR/TE:8700 ms/85ms,DWI TR/TE:9800 ms/95ms,分别予以患者冠状位、矢状位以及成轴位进行扫描。

    1.3 图像的评估

    选取我院影像科2位资深且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对影像图片分析整理,在神经外科医师的协助下,对影像特征进行诊断,以最终达成的目标为基准,对诊断结果进行判断。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诊断符合率

    对患者分别进行CT检查、MRI检查,诊断结果显示,CT诊断符合率为85.94%(55/64),MRI诊断符合率为89.06%(57/64),CT联合MRI诊断符合率为98.44%(63/64),单独应用CT检查、MRI检查诊断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86,P>0.05),CT检查联合MRI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CT检查、单独MRI检查,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68,P<0.05)。

    2.2 CT影像学表现

    患者经过CT检查,共诊断出55例,在CT扫描检查中发现有12例患者表现为不规则肿块,有5例患者表现为亚急性血肿,有3例患者表现为占位效应,有5例患者表现为破入脑室,有7例患者伴有病灶四周水肿,有6例患者表现为斑点样钙化,有1例患者表现为脑部萎缩,图1为CT扫描右额叶混杂密度灶,见白色箭头处,图2为CT扫描病变区血管异常粗大,且在周围有点状引流血管,见黑色箭头处。

    2.3 MRI影像学表现

    患者经过CT检查,共诊断出57例,在TIW1、T2W1图形上,有14例患者可见血液流空征象,无信号特征,主要表现为病灶面积大小不一、形状包括圆形、蜂窝状、弯曲状等,有3例患者在影像上发现有静脉窦,且较粗,有8例患者发现有脑内血肿,在TIW1、T2W1图形上,有2例患者出现高信号区,表现为块状,在FLAIR轴位上,有片状低信号影,血肿区周围脑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压迫,存在片状水肿带。DWI图形上午弥散受限,在T2W1上存在低信号在高信号病灶周围环绕,有7例患者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有1例患者动静脉畸形病灶周围存在脑萎缩征象,图3为FLAIR序列在其病灶周围有高信号水肿灶。

    3 讨 论

    颅内动静畸形是指发生在颅脑内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以发生部位不同为依据可以将其分为三种,分别是脑膜脑动静脉畸形、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畸形等[2]。相关研究报道显示,脑动静脉畸形约有80%患者发病部位为大脑半球,约有15%患者发病部位为颅后窝小脑半球,且该疾病的发生以中年人群为主[3]。有关学者在研究脑动脉畸形发生的病因中发现,在胚胎期,如果受到某因素影响,导致脑血管网发育异常,则容易出现毛细血管异常,致使动脉、静脉直接想通,形成短路状态,进而导致该疾病的发生[4]。通过予以早期检查,观察患者的血管团已经供血动脉情况,是AVM确诊的关键,对该疾病的诊治存在极大的影响。以往临床多应用X线检查,但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效果欠佳。随着影像学的发展,CT、MRI作为无创性检查方式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相关研究学者报道,应用CT检查,其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均较高,可以进行三维重建,但是CT平扫对于小病灶的AVM容易遗漏[5]。MRI检查软组织分辨力较高,具有多序列、多方位成像的特点,可以将AVM的大小、密度等情况清晰的显示,为临床的诊断提供必要的参考[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CT、MRI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CT、MRI单独检查,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提示,CT检查联合MRI检查用于AVM诊断中,可以提高诊断的符合率,且准确、清晰的显示颅脑动静脉畸形的大小、位置等相关情况,为后期的治療提供了指导。

    综上所述,在临床颅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诊断中,联合应用MRI检测和CT检查,诊断符合率高,具有非常中的应用价值,可以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致平,刘金军.CT和MRI联合诊断颅脑动静脉畸形的价值研究[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10):30-32.

    [2]葛云鹏,张鸿祺.术前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效果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7,14(3):188-189.

    [3]张 婕,卓丽华,龙拥军,等.CT与MRI联合诊断右侧顶颞叶脑脓肿的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1):31-33.

    [4]吴伟斌,潘献伟,孟家晓,等.MRI联合CT诊断脑膜瘤的临床价值[J].海南医学,2017,28(1):105-108.

    [5]肖 玲,陈 璐,王媛媛,等.鼻腔鼻窦常见恶性肿瘤的CT和MRI影像学诊断[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6):986-989.

    [6]文 铁,姬 星,王 剑.螺旋CT和MRI检查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8):1376-1379.

    本文编辑:吴宏艳, http://www.100md.com(孟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