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1818
编号:13579272
优质护理干预在门诊抽血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2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18
     【摘要】目的 优质护理干预在门诊抽血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门诊抽血室进行抽血的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且抽血失败和血标本不合格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抽血室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显著提高,降低抽血失败和不合格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门诊抽血室;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8..01

    近年来,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相应的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要求。在门诊抽血室内通过有效的护理,可以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护理质量的显著提高[1]。现选取60例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组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患者,男38例、女22例,共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根据入院时的数字编号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中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2.15±113.98)岁;对照组30例中年龄最大79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42.39±13.45)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开展组间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第一舒适环境的营造:将醒目的指路标志在门诊大厅、走廊拐角处放置;确保室内干净整洁、通风良好和光线明亮,将温度与相对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以此有助于舒适感的增加。

    第二,护理风险的科学防范:护理人员需要严格规定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进行抽血,防止再次感染[2]。

    第三,心理护理:基于患者才抽血前所存在的一系列消极情绪 ,如紧张、恐惧和焦虑等,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给予心理安慰,亲切和蔼的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将抽血目的、具体的操作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等一一向其解释清楚,从而有助于放松患者的心情,促进各种不良心理情绪的改善。

    第四,通过培训,培养护理人员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在抽血过程中,护理人员采用正确的语言与技巧同患者进行交流,扮演好聆听者的角色,认真且耐心的听取每位患者的心理诉求 ,态度温和、语言轻柔,以此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3]。

    1.3 观察指标

    利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和质量表,来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和质量越高;比较两组患者的抽血失败率和标本不合格率。

    1.4 统计学意义

    应用SPSS 22.0来完成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当P<0.05时,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满意度和质量评分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质量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

    2.2 抽血情况

    观察组抽血失败率为3.33%(1/30)、血标本不合格率为6.67%(2/30),对照组分别为6.67%(2/30)和13.33%(4/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门诊抽血室工作的护理人员,要求其必须必备良好的抽血技巧 ,而优质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开展有助于促进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显著提升,减轻疼痛。该护理模式,旨在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互动,围绕患者健康开展,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有助于增加护患之间的亲近感,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而有助于促进患者主动能动性的显著提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充分融合人文理念,以此有助于整体护理满意度和质量的显著提高[4]。在本次研究中,相比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不仅取得了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和质量,且抽血失败率和血标本不合格率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在门诊抽血室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提高,减少失误,值得进行大力推廣。

    参考文献

    [1]刘美玲,袁秋影,黄松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J].护理学报,2011,04(18):38-40.

    [2]成昌盛,龚秀琴,黄 美,等.门诊患者采血晕针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J].护理学报,2011,06(18):57-58.

    [3]王雪梅,石 敏,王红霞.预防标本拒绝的持续质量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1,12(26):17-18.

    [4]刘美玲,袁秋影,黄松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J].护理学报,2011,04(18):38-40.

    本文编辑:吴 卫, 百拇医药(王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