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服务在心血管护理中的有效应用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当前临床上的常见病,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的方式,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会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现阶段入院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所以必须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心血管病患;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3..01
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十分复杂,且其工作任务较为繁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负面情绪,这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合理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可充分保证患者的中心地位,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及病情变化,关心患者的日常生活,完全尊重患者的意愿,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6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中难20例,女10例,年龄45~74岁,平均57.25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8~78岁,平均56.73岁。将所选患者的病史资料录入到统计学软件中,分析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无统计学差异。本组患者中,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心血管疾病,其中主要的疾病类型有冠心病、心梗和高血压,所有患者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按照医嘱进行输液,观察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治疗中必须开展的各项基本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1.2.1 健康教育
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基础的心血管疾病知识宣传,为其讲解相关知识,如致病因、主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等,从而使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建立基本认识,帮助患者低盐低糖饮食、按照医嘱服药以及坚持体育锻炼,这些措施均对病情恢复有着重要作用。在健康教育中,还应协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如戒烟戒酒,严格控制情绪等。同时还要做好血压和血糖等各项指标的有效监测,及时了解天气变化,若遇天气突变,需提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
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
1.2.2 便秘护理
引导患者养成科学的排便习惯,防止排便中出现屏气现象,进而引发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在饮食上要多食纤维素含量较高、易消化、松软的食物。且在饮食上还需摄入适量的蜂蜜,进食适量洋葱,锻炼腹部和盆底肌肉功能训练,降低对排便药物的依赖性。
1.2.3 睡眠护理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在性格方面也会发生一些变化,由此导致严重的失眠问题。而失眠会加重病情,对此,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等制定符合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案,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水面环境,保持病房的安静,以此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1.2.4 心理护理
心血管疾病的病程长、易反复、需长期服药,伴随严重的失眠症状,因此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抵触和应激等多种负面反应,思想负担较重,情绪波动较为明显,这也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对此,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同时分析产生心理状态变化的主要原因,与患者家属一起安慰和鼓励患者,从而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在护理过程中还要避免患者出现自残或自杀等不良行为的倾向。对于病情十分严重的患者可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医生,为患者开展专业的心理治疗。
1.3 观察指标
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1.4 疗效评判标准
自患者住院日起对患者12个月后的疾病控制情况进行跟踪随访,以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均可稳定在最佳水平记为病情稳定;患者病情反复或出现新的症状记为波动;患者原病症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或有加重趋势记为无效。以服务态度、工作能力和关爱病人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100分为满分,70分以上记为非常满意,30~70分记为较满意,30分以下记为不满意。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中病情稳定患者共15例(50%),波动患者为12例(40%)。无效患者为3例(10%)。对照组患者中,病情稳定患者为9例(30%),波动患者为12例(40%),无效患者为9例(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上可以
看出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特征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其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显示,护理工作者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其能够十分显著地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并强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患者康复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文春美.个性化服务在心血管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0).
[2]郭 辉.研究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48):188.
本文编辑:赵小龙, 百拇医药(张妍 苏琳娜)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心血管病患;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3..01
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十分复杂,且其工作任务较为繁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负面情绪,这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合理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可充分保证患者的中心地位,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及病情变化,关心患者的日常生活,完全尊重患者的意愿,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6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中难20例,女10例,年龄45~74岁,平均57.25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8~78岁,平均56.73岁。将所选患者的病史资料录入到统计学软件中,分析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无统计学差异。本组患者中,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心血管疾病,其中主要的疾病类型有冠心病、心梗和高血压,所有患者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按照医嘱进行输液,观察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治疗中必须开展的各项基本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1.2.1 健康教育
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基础的心血管疾病知识宣传,为其讲解相关知识,如致病因、主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等,从而使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建立基本认识,帮助患者低盐低糖饮食、按照医嘱服药以及坚持体育锻炼,这些措施均对病情恢复有着重要作用。在健康教育中,还应协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如戒烟戒酒,严格控制情绪等。同时还要做好血压和血糖等各项指标的有效监测,及时了解天气变化,若遇天气突变,需提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
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
1.2.2 便秘护理
引导患者养成科学的排便习惯,防止排便中出现屏气现象,进而引发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在饮食上要多食纤维素含量较高、易消化、松软的食物。且在饮食上还需摄入适量的蜂蜜,进食适量洋葱,锻炼腹部和盆底肌肉功能训练,降低对排便药物的依赖性。
1.2.3 睡眠护理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在性格方面也会发生一些变化,由此导致严重的失眠问题。而失眠会加重病情,对此,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等制定符合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案,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水面环境,保持病房的安静,以此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1.2.4 心理护理
心血管疾病的病程长、易反复、需长期服药,伴随严重的失眠症状,因此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抵触和应激等多种负面反应,思想负担较重,情绪波动较为明显,这也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对此,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同时分析产生心理状态变化的主要原因,与患者家属一起安慰和鼓励患者,从而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在护理过程中还要避免患者出现自残或自杀等不良行为的倾向。对于病情十分严重的患者可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医生,为患者开展专业的心理治疗。
1.3 观察指标
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1.4 疗效评判标准
自患者住院日起对患者12个月后的疾病控制情况进行跟踪随访,以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均可稳定在最佳水平记为病情稳定;患者病情反复或出现新的症状记为波动;患者原病症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或有加重趋势记为无效。以服务态度、工作能力和关爱病人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100分为满分,70分以上记为非常满意,30~70分记为较满意,30分以下记为不满意。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中病情稳定患者共15例(50%),波动患者为12例(40%)。无效患者为3例(10%)。对照组患者中,病情稳定患者为9例(30%),波动患者为12例(40%),无效患者为9例(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上可以
看出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特征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其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显示,护理工作者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其能够十分显著地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并强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患者康复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文春美.个性化服务在心血管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0).
[2]郭 辉.研究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48):188.
本文编辑:赵小龙, 百拇医药(张妍 苏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