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炎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到2019年6月30例血管炎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中药进行口服治疗,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联合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使病情康复。
【关键词】中医;西医;血管炎;总有效率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3..02x
血管炎又称脉管炎,是血管壁及血管周围有炎细胞浸润,并伴有血管损伤,包括纤维素沉积、胶原纤维变性、内皮细胞及肌细胞坏死。致病因素直接作用于血管壁的为原发性血管炎,在血管炎症基础上产生一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者为血管炎疾病[1]。少数病因较明确,如血清病,药物变态反应及感染。其中乙型肝炎病毒已证实是多种血管炎的病因。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2]。目前西药中缓解症状、改善病情的主要为阿司匹林、脉络宁等,使用西药同时用中药调整患者全身情况,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真正发挥中西药的优势互补。本研究主要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患者个人同意后,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血管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15例患者病程1~10年,平均(4.02±2.41)年,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4~75岁,平均(50.98±16.4)岁;观察组15例患者病程1~9年,平均(4.52±2.06)年,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5~68岁,平均(46.51±5.82)岁。组间资料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值得比较。
1.2 方法
两组均口服肠溶性给予100 mg阿司匹林(云南云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5 g,批号:国药准字H53020321),每次1g,1次/d。早期患者可添加适当的抗生素,并给予脉络宁(江西银涛药业有限公司 规格:10 g/袋,批号:国药准字Z20050638)改善血管透性,冲服,一次10 g,一日3次。
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添加中药口服治疗,药方组成如下:当归、丹参、川各20 g,牛膝、青风藤、菝葜、荆芥、麦冬、白芍、薏苡仁各15 g,防已、防风、黄柏、夏枯草各12 g,。方中随症加减:发热加连翘、金银花;关节肿痛加泽泻、元胡、车前子、威灵仙。上述药方与水共煎至150 mL,每日一剂,每日分两次温服。所有患者连续用药15天。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将总有效率分为不同级别,即痊愈、有效和无效,痊愈表示患者患肢恢复正常,血管炎症状(红肿、局部瘀点瘀斑、结节)消失,患者未诉关节疼痛;有效:患肢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血管炎症状较前减轻,疼痛有所缓解;无效:症状体征仍存在,无好转。总有效率=痊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将数据资料分为两大类,即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检验方式为卡方值(x2);计量资料用(x±s)表示,检验方式为t值,最终以P值是否小于0.05判定其有无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联合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目前血管炎在全球范围内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尤其是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加剧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血管炎发病率直线上升,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公共卫生问题,往往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但目前临床上关于此病的病因、病机及诊疗报道尚不多见。过去对于血管炎多采用西药治疗,如阿司匹林、脉络宁等能够快速改善病情,缓解症状,然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祖国中医学认为,血管炎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外感风寒湿邪,内有气血虚弱,正邪相争,肝肾亏损,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为其病因。因此中医治疗应以活血化瘀、疏经通络、清热利湿、补肾强肝为主。本研究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多味中药共同煎煮,为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意义(P<0.05),可见,中药治疗在提高治疗效果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由于方中诸药共奏,起到清热除湿、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之功,同时能够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体内缺血症状,增加患肢的血流供应,同时有助于中和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炎效果显著,有效控制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缓解临床症状,且用藥安全性强,在临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
[1] 刘禹全,吕新亮,孙少敏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肉芽肿性多血管炎1例[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9):52-54.
[2] 连金诗.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Still病25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2):216-217.
本文编辑:李 豆, 百拇医药(余跃)
【关键词】中医;西医;血管炎;总有效率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3..02x
血管炎又称脉管炎,是血管壁及血管周围有炎细胞浸润,并伴有血管损伤,包括纤维素沉积、胶原纤维变性、内皮细胞及肌细胞坏死。致病因素直接作用于血管壁的为原发性血管炎,在血管炎症基础上产生一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者为血管炎疾病[1]。少数病因较明确,如血清病,药物变态反应及感染。其中乙型肝炎病毒已证实是多种血管炎的病因。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2]。目前西药中缓解症状、改善病情的主要为阿司匹林、脉络宁等,使用西药同时用中药调整患者全身情况,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真正发挥中西药的优势互补。本研究主要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患者个人同意后,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血管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15例患者病程1~10年,平均(4.02±2.41)年,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4~75岁,平均(50.98±16.4)岁;观察组15例患者病程1~9年,平均(4.52±2.06)年,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5~68岁,平均(46.51±5.82)岁。组间资料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值得比较。
1.2 方法
两组均口服肠溶性给予100 mg阿司匹林(云南云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5 g,批号:国药准字H53020321),每次1g,1次/d。早期患者可添加适当的抗生素,并给予脉络宁(江西银涛药业有限公司 规格:10 g/袋,批号:国药准字Z20050638)改善血管透性,冲服,一次10 g,一日3次。
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添加中药口服治疗,药方组成如下:当归、丹参、川各20 g,牛膝、青风藤、菝葜、荆芥、麦冬、白芍、薏苡仁各15 g,防已、防风、黄柏、夏枯草各12 g,。方中随症加减:发热加连翘、金银花;关节肿痛加泽泻、元胡、车前子、威灵仙。上述药方与水共煎至150 mL,每日一剂,每日分两次温服。所有患者连续用药15天。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将总有效率分为不同级别,即痊愈、有效和无效,痊愈表示患者患肢恢复正常,血管炎症状(红肿、局部瘀点瘀斑、结节)消失,患者未诉关节疼痛;有效:患肢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血管炎症状较前减轻,疼痛有所缓解;无效:症状体征仍存在,无好转。总有效率=痊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将数据资料分为两大类,即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检验方式为卡方值(x2);计量资料用(x±s)表示,检验方式为t值,最终以P值是否小于0.05判定其有无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联合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目前血管炎在全球范围内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尤其是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加剧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血管炎发病率直线上升,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公共卫生问题,往往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但目前临床上关于此病的病因、病机及诊疗报道尚不多见。过去对于血管炎多采用西药治疗,如阿司匹林、脉络宁等能够快速改善病情,缓解症状,然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祖国中医学认为,血管炎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外感风寒湿邪,内有气血虚弱,正邪相争,肝肾亏损,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为其病因。因此中医治疗应以活血化瘀、疏经通络、清热利湿、补肾强肝为主。本研究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多味中药共同煎煮,为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意义(P<0.05),可见,中药治疗在提高治疗效果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由于方中诸药共奏,起到清热除湿、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之功,同时能够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体内缺血症状,增加患肢的血流供应,同时有助于中和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炎效果显著,有效控制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缓解临床症状,且用藥安全性强,在临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
[1] 刘禹全,吕新亮,孙少敏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肉芽肿性多血管炎1例[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9):52-54.
[2] 连金诗.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Still病25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2):216-217.
本文编辑:李 豆, 百拇医药(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