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整体程序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 对分析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整体程序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94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列为此次研究对象,使用双盲、随机法分为2组,每组47例。给予对照组组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其基础上接受整体程序化护理模式,比較两组患者的术后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CD4+、CD8+和CD4+/CD8+指标均要比对照组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患者在手术后接受整体程序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加快患者的疾病恢复,提升免疫功能,可大力推广并应用于临床上。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整体程序化护理模式;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0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94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列为此次研究对象,使用双盲、随机法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26~70岁,平均(40.1±3.2)岁;实验组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25~68岁,平均(41.3±2.7)岁;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了知情研究书,经比较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和心理护理支持,并密切观察其病情,防止并发症出现,一旦出现及时告知医生并给予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实验组在其基础上接受整体程序化护理模式,包括:①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进行观察:术后6 h去枕平卧,头向一侧偏,使用心电监护仪对患者进行24 h的监测,30 min进行一次体温、血压、脉搏等数值测量。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取半坐卧位,进而减轻疼痛感。此外,还需要对患者的伤口分泌物颜色和神志变化情况基于观察。②功能锻炼:患者在术后6~24 h体征平稳后,引导其进行深呼吸和适当的扩胸运动,并帮助其翻身。患者于术后25~48 h进而进行肘关节屈伸、抬臂和握拳等简单的运动。术后49~72 h,可以自行扶床走动、坐立和翻身,并告知患者可适当的按摩腹部,有助于伤口的恢复。③引流管和胃管的护理:术后胃管的固定需要给予关注,防止滑落,并注意通畅性,将引流液的颜色记录下来,如果鲜红色液体多于200 ml/h,证明出现了活动性出血,需要向医生及时报告,注意口腔清洁,在肛门排气后将胃管拔除。引流管务必保证通常,对引流袋内的液体量和颜色加以观察,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避免出现受压、滑脱和折叠,定时进行引流袋的更换。
1.3 指标观察
于术后两周抽取患者的静脉血,使用单抗红细胞致敏花环法对其T辅助细胞(CD4+)和T抑制细胞(CD8+)水平进行测定。数值越低,则表示机体免疫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0版本对此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均数±平方差表示计量资料,t值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CD4+、CD8+和CD4+/CD8+指标均要比对照组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胃癌根治术后,直接切除了患者的周围淋巴结和大部分胃,交感神经会抑制胃肠道神经丛,进而减慢了胃蠕动,与此同时,交感神经会有茶酚胺的释放,胃平滑肌内的β受体和α受体与之结合,刺激平滑肌收缩。导致胃乏力和胃肠功能紊乱,减少胃的机械运动,进而减少胃内分泌物。患者因此会食欲下降,减少摄入量,降低免疫功能,一旦有外界因素侵入,病理状态很容易出现,使得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影响。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生命体征监测、功能锻炼以及引流管和胃管的护理等整体程序化护理模式,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CD4+、CD8+和CD4+/CD8+指标均要比对照组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实验组免疫功能比对照组明显更好,患者通过整体程序化护理,能够更正确的认识疾病,增强其自信心,改善其胃乏力状况,增加摄入营养,进而提升其免疫功能。
总而言之,胃癌根治术患者在手术后接受整体程序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加快患者的疾病恢复,提升免疫功能,可大力推广并应用于临床上。
参考文献
[1] 马 虹,鲁 鸣,高晓兰,等.整体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9):168-172.
[2] 陶海娃,陈松芳,林小容,等.心理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4,44(8):610-613.
[3] 陈晓娟,郑 蔚,孙 萌,等.程序化健康教育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9):97-98.
本文编辑:董 京, 百拇医药(陈雯雯)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整体程序化护理模式;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0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94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列为此次研究对象,使用双盲、随机法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26~70岁,平均(40.1±3.2)岁;实验组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25~68岁,平均(41.3±2.7)岁;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了知情研究书,经比较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和心理护理支持,并密切观察其病情,防止并发症出现,一旦出现及时告知医生并给予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实验组在其基础上接受整体程序化护理模式,包括:①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进行观察:术后6 h去枕平卧,头向一侧偏,使用心电监护仪对患者进行24 h的监测,30 min进行一次体温、血压、脉搏等数值测量。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取半坐卧位,进而减轻疼痛感。此外,还需要对患者的伤口分泌物颜色和神志变化情况基于观察。②功能锻炼:患者在术后6~24 h体征平稳后,引导其进行深呼吸和适当的扩胸运动,并帮助其翻身。患者于术后25~48 h进而进行肘关节屈伸、抬臂和握拳等简单的运动。术后49~72 h,可以自行扶床走动、坐立和翻身,并告知患者可适当的按摩腹部,有助于伤口的恢复。③引流管和胃管的护理:术后胃管的固定需要给予关注,防止滑落,并注意通畅性,将引流液的颜色记录下来,如果鲜红色液体多于200 ml/h,证明出现了活动性出血,需要向医生及时报告,注意口腔清洁,在肛门排气后将胃管拔除。引流管务必保证通常,对引流袋内的液体量和颜色加以观察,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避免出现受压、滑脱和折叠,定时进行引流袋的更换。
1.3 指标观察
于术后两周抽取患者的静脉血,使用单抗红细胞致敏花环法对其T辅助细胞(CD4+)和T抑制细胞(CD8+)水平进行测定。数值越低,则表示机体免疫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0版本对此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均数±平方差表示计量资料,t值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CD4+、CD8+和CD4+/CD8+指标均要比对照组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胃癌根治术后,直接切除了患者的周围淋巴结和大部分胃,交感神经会抑制胃肠道神经丛,进而减慢了胃蠕动,与此同时,交感神经会有茶酚胺的释放,胃平滑肌内的β受体和α受体与之结合,刺激平滑肌收缩。导致胃乏力和胃肠功能紊乱,减少胃的机械运动,进而减少胃内分泌物。患者因此会食欲下降,减少摄入量,降低免疫功能,一旦有外界因素侵入,病理状态很容易出现,使得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影响。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生命体征监测、功能锻炼以及引流管和胃管的护理等整体程序化护理模式,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CD4+、CD8+和CD4+/CD8+指标均要比对照组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实验组免疫功能比对照组明显更好,患者通过整体程序化护理,能够更正确的认识疾病,增强其自信心,改善其胃乏力状况,增加摄入营养,进而提升其免疫功能。
总而言之,胃癌根治术患者在手术后接受整体程序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加快患者的疾病恢复,提升免疫功能,可大力推广并应用于临床上。
参考文献
[1] 马 虹,鲁 鸣,高晓兰,等.整体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9):168-172.
[2] 陶海娃,陈松芳,林小容,等.心理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4,44(8):610-613.
[3] 陈晓娟,郑 蔚,孙 萌,等.程序化健康教育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9):97-98.
本文编辑:董 京, 百拇医药(陈雯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