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共102例分为评价组和比较组,比较组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在此基础上,评价组选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方式,比较两种不同镇痛方式的具体应用效果。结果 评价组产妇术后4、8、12 h的VSA评分以及术后24 h的镇痛药物应用量与比较组相比均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剖宫产;超声;术后镇痛;腹横肌平面阻滞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4..01
疼痛是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常见症状,同时也是较为严重的症状。术后疼痛不仅不利产妇的尽快康复,同时还会影响催乳素的分泌,不利于母乳喂养,因此探寻更为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案是十分重要的[1]。腹横肌平面阻滞可将麻醉药物注入到产妇的腹横筋膜中较深的位置,进而阻断脊神经分支,起到镇痛的作用。本文旨在进一步分析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具体效果,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剖宫产的102产妇进行对照研究,年龄22~37岁,平均(29.62±3.27)岁,体重59~79 kg,平均(65.84±4.92)kg。按照镇痛方式的区别将所有患者分为评价组(51例)和比较组(5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剖宫产术后,两组患者均进行静脉自控镇痛,将13 mg布托啡诺与8 mg昂丹司琼加入到130 mL生理盐水中,剂量为2 ml/h,按压一次4 mL。在此基础上,评价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帮助患者调整到仰卧体位,于髂嵴以及肋骨下缘位置放置探头[2]。将超声仪设置为高频模式,对产妇的腹内外斜肌以及腹横肌进行辨别,应用长度为50~100 mm的神经刺激针进行穿刺,通过超声判断穿刺针的行进路线,到达腹横肌以及腹内斜肌间隙位置后进行回抽,确认无血无气之后,注入20 mL的0.375%罗哌卡因,注射完成后可看到药液在两层筋膜之间扩散良好,双侧均需阻滞。
1.3 观察指标
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SA)分别对两组产妇术后4、8、12 h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剧烈。记录术后24 h内镇痛药物的消耗量,并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工具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值用n表示,计量数值通过(x±s)进行表示,将t作为数据检验值,当P<0.05时,表明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评价组产妇术后4、8、12 h的VSA评分显著低于比较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24 h的镇痛药物使用量比较
评价组术后24 h内的镇痛药物使用量为(49.78±4.05)mL,比较组术后24 h的镇痛药物使用量为(53.94±5.24)mL,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t=4.486,P=0.000)
3 讨 论
腹横肌平面阻滞是临床上的一种新型阻滞方式,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也越来广泛,不仅能有效减轻手术带给患者的疼痛感,同时在减少术后静脉镇痛药物使用量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剖宫产术后产妇都需要通过宫底按压来加快子宫收缩,但宫底按压会给产妇带来较为强烈的疼痛感,需要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才能减少产妇的痛苦。但部分镇痛药物会导致产妇出现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情况,对产妇的生活质量以及母乳喂养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3]。本次研究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方式,不仅起到了较好的腹壁镇痛作用,同时有效地降低了镇痛药物所带来的术后不良反应。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评价组产妇术后4、8、12 h的VSA评分以及术后24 h的镇痛药物应用量与比较组相比均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操作简便,且安全性较高,能有效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产妇术后的尽快恢复。
参考文献
[1] 刘 静,孟志鹏,赵 燕.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多模式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7,39(9):753-755.
[2] 苏 毅.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复合髂腹下神经阻滞 在全麻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2):73-74.
[3] 洪甲庚.全麻聯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产妇泌乳素及术后镇痛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4):27-28., 百拇医药(王超 冯庆华 朱瑾)
【关键词】剖宫产;超声;术后镇痛;腹横肌平面阻滞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4..01
疼痛是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常见症状,同时也是较为严重的症状。术后疼痛不仅不利产妇的尽快康复,同时还会影响催乳素的分泌,不利于母乳喂养,因此探寻更为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案是十分重要的[1]。腹横肌平面阻滞可将麻醉药物注入到产妇的腹横筋膜中较深的位置,进而阻断脊神经分支,起到镇痛的作用。本文旨在进一步分析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具体效果,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剖宫产的102产妇进行对照研究,年龄22~37岁,平均(29.62±3.27)岁,体重59~79 kg,平均(65.84±4.92)kg。按照镇痛方式的区别将所有患者分为评价组(51例)和比较组(5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剖宫产术后,两组患者均进行静脉自控镇痛,将13 mg布托啡诺与8 mg昂丹司琼加入到130 mL生理盐水中,剂量为2 ml/h,按压一次4 mL。在此基础上,评价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帮助患者调整到仰卧体位,于髂嵴以及肋骨下缘位置放置探头[2]。将超声仪设置为高频模式,对产妇的腹内外斜肌以及腹横肌进行辨别,应用长度为50~100 mm的神经刺激针进行穿刺,通过超声判断穿刺针的行进路线,到达腹横肌以及腹内斜肌间隙位置后进行回抽,确认无血无气之后,注入20 mL的0.375%罗哌卡因,注射完成后可看到药液在两层筋膜之间扩散良好,双侧均需阻滞。
1.3 观察指标
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SA)分别对两组产妇术后4、8、12 h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剧烈。记录术后24 h内镇痛药物的消耗量,并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工具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值用n表示,计量数值通过(x±s)进行表示,将t作为数据检验值,当P<0.05时,表明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评价组产妇术后4、8、12 h的VSA评分显著低于比较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24 h的镇痛药物使用量比较
评价组术后24 h内的镇痛药物使用量为(49.78±4.05)mL,比较组术后24 h的镇痛药物使用量为(53.94±5.24)mL,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t=4.486,P=0.000)
3 讨 论
腹横肌平面阻滞是临床上的一种新型阻滞方式,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也越来广泛,不仅能有效减轻手术带给患者的疼痛感,同时在减少术后静脉镇痛药物使用量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剖宫产术后产妇都需要通过宫底按压来加快子宫收缩,但宫底按压会给产妇带来较为强烈的疼痛感,需要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才能减少产妇的痛苦。但部分镇痛药物会导致产妇出现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情况,对产妇的生活质量以及母乳喂养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3]。本次研究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方式,不仅起到了较好的腹壁镇痛作用,同时有效地降低了镇痛药物所带来的术后不良反应。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评价组产妇术后4、8、12 h的VSA评分以及术后24 h的镇痛药物应用量与比较组相比均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操作简便,且安全性较高,能有效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产妇术后的尽快恢复。
参考文献
[1] 刘 静,孟志鹏,赵 燕.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多模式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7,39(9):753-755.
[2] 苏 毅.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复合髂腹下神经阻滞 在全麻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2):73-74.
[3] 洪甲庚.全麻聯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产妇泌乳素及术后镇痛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4):27-28., 百拇医药(王超 冯庆华 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