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及纤溶实验室进展及临床应用(1)
【摘要】血液凝固实质在于多种酶协同作用下所引发的一系列反应,随临床实验室技术不断发展及进步,凝血理论与实践发生较大改变,从既往低精密度模式转为高精密度模式。为进一步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及未来进展趋势,文章从理论、实践两种角度出发,严格把控实验质量环节,力争提升凝血及纤溶检测水准与研究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治奠定坚实依据。【关键词】凝血;纤溶;实验室进展;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ISSN.2095.6681.2020.9..02
血液凝固流程较为繁杂,其本质为生理生化代谢反应,是立足于多种酶促效应下,将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性状(液态纤维蛋白-固态纤维蛋白丝)进行改变,由此可见,凝血属性为生理生物生化过程,其牵涉血液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因相关性学科研究逐步发展、进步,凝血理论与实践出现了新的方向,所以在临床实验室检查中,凝血测定方式出现较大改变,从既以往低精密度方法转化为高精度。
1 凝血及纤溶检验影响因子
标本收集。收集样本时尽量于同一环境、条件收集。采血时确保患者在安静、放松及空腹状态下,禁忌运动后采血,这是因为运动后采血,其VⅢ因子会迅速升高,对局部凝血活酶时间产生较大影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