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肢体缺血后处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含量及神经功能评分影响研究
远程肢体缺血处理
【摘要】目的 研究远程肢体缺血后处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含量、神经功能评分NIHSS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了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的原则分组处理,分为了实验组(n=18)、参照组(n=18)。实验组施行远程肢体缺血后处理,参照组施行常规处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处理前,两组在血清BDNF含量、NIHSS评分、空腹血糖Glu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实验组和参照组比较血清BDNF含量、NIHSS评分、Gl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远程肢体缺血后处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清BDNF含量、神经功能、血糖水平,临床应用价值突出。【关键词】远程肢体缺血处理;急性脑梗死;血清BDNF含量;神经功能评分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5..02
急性脑梗死,也可以叫作缺血性脑卒中,为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种[1]。基本病因: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诱发因素:烟雾病、基础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年龄等。临床表现:偏瘫、感觉障碍、头痛等。急性脑梗死的发生致残率、病死率均非常高,临床方面多通过及时恢复缺血脑组织区域血液灌注的方式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溶栓后容易引发脑内、脑外其他脏器出血情况,这对超早期溶栓的应用会造成直接影响[2]。为此,临床方面需加强对患者脑部的保护,尽可能降低缺血再灌注构成的损伤。相关研究人员表示,缺血预处理、缺血后处理的实施,能够激发患者机体内潜在神经保护机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