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上半月》 > 20149
编号:13664177
寿面师傅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特别健康·上半月》 20149
     淳安人到现在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家中有老人做寿时,要预订几百斤寿面,开大灶一碗一碗下好,分派家中的小辈送给街坊邻里。过了两三年,可爱的老寿星还会很得意地说起,他过70岁或80岁生日时,场面如何盛大:“300斤寿面都是从仙居村童师傅那里订的呢。”

    童师傅属马,今年48岁,做寿面已有30年的经验。这是一项辛苦的工作,最好确认第二天有大太阳。除了看天气预报,童师傅还要看月亮周围有没有毛晕,有毛晕多半第二天早上雾气大,面不容易被早起的太阳催出香味和韧性,做出的面,爽利度就会变差。虽然也可以在屋里架设柴火,准备一大堆淳安特有的毛笋壳子,将面烤干,但那样一来,面身的水分挥发得太快,面条就会变脆,就没法一次又一次地拉拽,将面拉伸得如龙须一样细了。

    如果月亮没有毛晕,加上所有的星星都亮如蓝钻,晚上10点钟就要把面和好,匆匆眯一觉,凌晨3点钟就要起床做面。面板上淋上金褐色的茶籽油,面坯揪断,搓成长条;做寿面最重要的工具,是一对对细长的竹竿,必须用当地箬竹制成,这种竹子细长少节,绕上面条轻快齐整。绕制寿面必须两人配合,一人双手平行握竿,竹竿之间同肩宽,另一人将面条如绕毛线一样绕在竹竿上,来来回回,千缕万缕,好似淡黄色的琴弦。先绕好的面条,要一竿一竿地挂在一只大木箱里保湿,直到清晨7点半钟,太阳有了热力。
, 百拇医药
    院落里,童师傅早就挂出数只大木架,那上百竿面条,就均匀繁密地搭放在木架上,如无数把竖琴,等着风和太阳的手指来拨弄;不,这样说还不确切,因为一开始,所有下端也套有细竹竿的面条才只有20厘米长,肥短憨拙,还不像琴弦。童师傅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每过两个小时,就去握持面条下端的细竹竿,将面条轻轻往下拉拽。

    含有海盐成分的小麦面经过半夜的手工揉压,有了惊人的韧性,拉拽时不仅不断裂,手一松,还会像橡皮筋一样回弹。童师傅说,从一开始的粗面条,到水分逐渐烘干的细面条,拉拽的力度完全不一样,起初,童师傅站着拉拽,用力较猛,将湿面的韧性完全发挥出来;最后,面条已经细若琴弦,童师傅蹲地拉拽,利用手臂轻柔甩荡的那股劲,将面条最后一缕弹性也激发出来,此时已能嗅见渐次烘干的面条散发出浓浓的麦香味,那是扑面而来的、来自衣胞之地的安慰气息。

    午后的天空下,淡黄色的面条细若丝弦,如无数把沉静激越的竖琴,微风一起,空气中仿佛有音韵绕梁,绵延不绝。
, 百拇医药
    经过均匀不懈的拉拽,面条拉长到一米五左右,细如发丝,用大剪刀齐根剪下即可。晾干的寿面仍有韧性,可折叠,也可盘绕成8字形,等着做寿的人家来成箱抬走。

    淳安人的寿宴其实并不靡费,除了分发寿桃,就是一碗寿面,老寿星五六十岁的媳妇,会事先切好满脸盆的笋丁、肉丁和豆腐丁,以做浇头,下面不用油腻的高汤,只用自家地里产的青菜,以猪油炒香,青翠碧绿,加泉水快煮成汤,面里有盐,这一碗寿面,是任何作料也无需放的。

    而做面的童师傅,也笑呵呵地受了人家的一碗面。按照规矩,送给做面师傅的碗是不需要回送的,童师傅打开柜子给我看,一柜子各色各样的面碗,青花与粉彩、黑陶与白瓷都有。他说,最开心的事,是见到老人久不见面的儿子来送面。那儿子,也年过半百,在大都市、在海外,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也就是这一碗面,爽利绵长,还能牵引他回来,让他感觉到身为人子的责任,以及乡情的淳美。, 百拇医药(明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