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上半月》 > 20155
编号:13643381
勾魂摄魄大鼓书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1日 《特别健康·上半月》 20155
     “文化大革命”前,我们这一带有几个小有名气的说书人,村里人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名实姓,而是根据他们的相貌特征或说书特点,给他们起绰号,譬如王大麻子、沙哑嗓儿、熬干灯等等。这些绰号他们也清楚,听见别人这么叫也不生气,反而还会乐滋滋地笑纳。因为这些绰号是他们的品牌,代表群众的认可程度。

    说书人来到后,不管听书的人来了多少,照例先把鼓支起来,一言不发,用鼓棒很有节奏且很有变化地“嘣嘣嘣”敲上一通,就和唱戏开戏前的三通锣鼓一样。有的说书人敲鼓时,喜欢把左胳膊背在身后,把脸仰起来,右手把鼓敲出许多花样来。别说听书,这鼓就把人听迷了。鼓毕,便开始坐下来喝茶。三通鼓后,先说一段小书帽儿,内容一般是配合当时农村工作的小段子,接下来就是整本大书。那时,我听得最多的是《杨家将》《呼家将》《响马传》《樊梨花征西》《五鼠闹东京》《三侠五义》等等。

    那时有一个绰号叫八张弓的艺人来村里说书,他的拿手戏是《呼延庆打擂》,说得精彩至极。说到激动处,会唾沫星子四溅,浑身震颤,把鼓棒挥来挥去,甚至跳起来。此时的听众更是全神贯注,屏息静气,眼睛也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每一句鼓词和说书人的每一个表情。每到关键时刻,书就分了杈,于是,一个杈就又说上两三个晚上。

    结果,这书从农历十月说到腊月二十三,呼延庆的擂还没有开打,只好明年再说。然而第二年这个八张弓不知为何没有来,让人等得好苦。我参加工作后,买了一本《呼延庆打擂》,全书不过八万字,如果把八张弓说的整理出来,恐怕百万字也拿不下来。我不由得为说书艺人的再创作而惊叹不已。从此也悟出了他的绰号的来历,原来是:三两棉花八张弓———慢慢弹(谈)。

    我四十多年前参加工作,此后,就再也没有听过说书。现在在茶社听老艺人唱渔鼓道情,不禁勾起了对往昔听书的美好记忆。正是:

    一架大鼓说春秋,乡人洗耳听从头。

    莫道乡下日子苦,勾魂摄魄大鼓书。, http://www.100md.com(常书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