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鞋·鳝丝
我第一次到上海,是1984年,大概是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举办“《小说界》第一届文学奖”的颁奖活动,我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康家小院》荣幸获奖,我便得到走进这座大都市的机缘,心里踊跃着、兴奋着。整整二十年过去,尽管后来又到上海几次,想来竟然还是第一次留下的琐细记忆最为经久,最耐咀嚼。面对后来上海魔术般的变化,我常常有一种感动,更多一缕感慨。第一次到上海,对我来说,有两个人生的第一次生活命题被突破。
第一双皮鞋
我的第一双皮鞋是那次在上海的城隍庙购买的。说到皮鞋,之前我有过两次经历,都不大美好,曾经暗生过今生再不穿皮鞋的想法。大约是西安解放前夕,城里纷传解放军要攻城,自然免不了有关战争的恐慌。我的一位表姐领着两个孩子躲到乡下我家,姐夫安排好他们母子就匆匆赶回城里去了。据说姐夫有一个皮货铺子,自然放心不下。表姐给我们兄妹三人各带来一双皮鞋,父亲和母亲让我试穿一下。我在屋子里走了几步就脱下来,脚被夹得生疼,皮子又很硬,磨脚后跟,走路都抬不起脚了。这双皮鞋我大约就试穿了一次,便永远被收藏在母亲那个装衣服的大板柜的底层。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我已经在家乡的公社里工作,仍然穿着农人手工做的布鞋。
我家乡的这个公社辖区,一半是灞河南岸的川道,另一半即是地理上的白鹿原的北坡。干部下乡或责任分管,年龄大的干部多被分到川道里的村子,我当时属年轻干部,十有八九要奔跑在原坡上某个坪、某个沟或某个塆的村子里。费劲吃苦我倒不在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00 字符。